2013年高考总复习:公民篇——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27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3年高考总复习:公民篇——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doc

2013年高考总复习:公民篇——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清视频学案/NUMPAGES4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德街20号四层邮编:100088电话:82025511传真:82079687高三《政治生活》总复习《公民篇——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学案主讲教师:杨灵课堂在线你会看新闻吗?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出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提出要细化“三公”经费的解释说明,中央部门要向社会公开车辆购置数量及保有量。一、什么是政治1.政治是的集中表现2.政治的核心问题是问题3.政治的目的是实现和【练一练】某高中生的下列行为中,属于参加政治生活的有①帮助居委会管理社区卫生②为班级患病同学捐款③向消费者协会投诉电脑质量问题④在互联网上参与交通管理问题讨论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二、公民篇1、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1)我国宪法规定:领导的、以为基础的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人民的地位、公民的权利、政府的性质宗旨、四大基本政治制度和外交政策。还有吗?(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是对占全国人口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民主具有和。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表现在民主的广泛性上。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和的保障,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权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3)区分:人民与公民1)区别:公民是概念,人民是概念。公民强调,人民强调。2)联系: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的政治参与人民当家作主,体现了人民民主的和。【练一练】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公布在中国人大网上,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人大常委会实施该举措的根本原因是A.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B.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领导方法C.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监督权D.政府建立了信息公开制度2、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1)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②。我国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③。我国公民的监督权主要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等。(2)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同时,必须履行政治性义务。①。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②。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③。这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公民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光荣义务。(3)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的原则。在我国,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法律规定的义务;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保护,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国家在依法实施处罚方面对任何公民一律平等。2)的原则。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需要确保权利的实现。因此,我们既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又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义务。3)的原则。在我国,国家、集体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我们要积极履行公民义务,以维护国家利益。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公民的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这是公民爱国的表现。【练一练】据统计,中国网民人数达2.53亿,网站数共有191.9万个。25岁以下网民占到51%,30岁以下的网民占到70%左右。年轻人成为网民的主体,他们乐于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互联网舆情成为社情民意中最活跃的部分。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公民应当如何利用网络参与政治生活。3.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与方式(1)民主选举1)、选举方式:2)、制约因素:必须体现,并与、状况相适应。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确定3)、态度:依法行使积极参加(2)民主决策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1)、间接参与——选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2)、直接参与——(科学性)(尊重知情权、提高决策透明度和参与度)3)、民主决策的意义:有利于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