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二章国际经济合作基本理论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国际分工理论现在我们用两个国家、两种商品的简单模型来说明斯密的绝对利益理论,见表2.1和2.2:(二)李嘉图的比较利益理论其主要内容是:在任何产品上均有优势的一国专门生产其相对优势最大的产品,而另一国则放弃生产其相对劣势最大的产品而专门生产相对劣势最小的产品,一国即使生产率在任何一种产品上都处于绝对不利地位,仍有与他国进行生产分工的可能,并从分工中获得利益。李嘉图认为在国际贸易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绝对利益,而是比较利益(比较成本),并且把比较利益作为国际分工的理论基础。现在我们用两个国家、两种商品的贸易模型来说明李嘉图的比较利益理论,见表2.3:二、国际分工理论的发展(二)萨缪尔森的要素价格均等化学说萨缪尔森认为,国际贸易在一定程度上是国际间生产要素流动的代替物。由于每个国家出口的商品生产中,都密集地使用了它所拥有的丰富的生产要素,当生产要素在各国间不能直接移动的情况下,各种要素相对价格会有差异,各种商品的相对价格也会有差异,贸易将继续扩大,而贸易的扩大将会减少两国间要素价格的差异。贸易将会持续下去直至两国国内各种商品的相对价格完全均等化为止。同样,两国国内的要素相对价格也将平均化,国际贸易将导致各国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和绝对价格的平均化。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当代国际分工理论的新发展里昂惕夫的检验结果(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战后最有影响的国际分工理论之一,是美国学者维农和威尔士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说明的是产品与生物一样具有诞生、发展、衰亡的生命周期,要经历创新期(IntroductionStage)成长期(GrowthStage)成熟期(MaturingStage)衰退期(DecliningStage)在周期的不同阶段,不同国家的企业行为、生产和出口有着不同的特征。第二节生产要素流动理论二、生产要素国际移动的机制与行为主体第三节国际投资理论垄断优势理论的贡献有以下几点:垄断优势理论局限性(二)内部化理论(TheTheoryofInternalization)[又称市场内部化理论]什么是内部化?市场内部化的过程取决于4个因素:内部化理论的贡献内部化理论局限性(三)国际生产折衷理论(TheEclecticTheoryofInternationalProduction)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贡献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局限性(四)比较优势理论(TheTheoryofComparativeAdvantage)比较优势理论贡献比较优势理论的局限性二、其他国际投资主要理论(二)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贡献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局限性(三)小规模技术理论(四)技术地方化理论第四节国际相互依赖理论二、西方学者关于国际相互依赖的主要理论(三)勃兰特委员会(TheBandtCommission)的观点理论提出者: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前总理维利·勃兰特核心内容:1.人类面临的问题日益全球化,越来越多的问题影响着全人类,因此解决办法不可避免地具有国际性。2.南北各国有着众多的共同利益,只有通过对话与合作才能产生合理的解决办法。勃兰特委员会的报告中坚持认为,南北之间共同的利益关系日益增多,这就需要对各国之间和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采取一种新的见解。(四)“依附”论(“中心—外围”理论)理论提出的代表:阿根廷的劳尔·普雷继什等核心内容:“依附”论把世界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心”地区),另一部分是发展中国家(“外围”或“边缘”地区)。“中心”国家在社会经济方面有着很多优势,而“外围”国家在社会经济方面都居于劣势地位。因此,“中心”国家和“外围”国家之间存在着根本上的不平等关系,前者愈加富裕,后者愈加贫穷。“依附”论者指出“外围”必须与“中心”脱钩,“外围”国家只有从世界经济体系中脱离出来,它们才有可能获得发展,“外围”国家只有独立自主地发展民族经济、打破旧的、不平等的国际分工格局,才有可能从恶性循环中解脱出来。第五节经济一体化理论一、关税同盟理论(二)关税同盟的动态效果二、大市场(共同市场)理论三、协议性国际分工原理四、综合发展战略理论思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