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实验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计划.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人教实验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计划.docx

人教实验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计划.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人教实验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计划第一篇:人教实验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计划人教实验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组教材就是以语言艺术为专题来组合课文的。《杨氏之子》一文,写了九岁孩童与客人笑谈的经过,孩子那机智巧妙的对答,令人拍案叫绝;《晏子使楚》写了晏子针对楚王的侮辱,机智应答,维护了祖国的尊严,有力地回击了楚王;剧本《半截蜡烛》写了母亲和两个孩子为了保护半截蜡烛里的秘密与德国军官的机智周旋,在不动声色的话语中充满了胆略和智慧;相声《打电话》则通过夸张的语言,说明了打电话时,说话要简练,这样不仅节约时间,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编排这组教材的目的,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二是通过对不同体裁文章的阅读,了解不同体裁文章表达方式;三是引导学生积累优美的语言。教学本组教材,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人物语言的精妙,在语文学习中积累语言。配合本组专题,“口语交际·习作”安排了以“劝说”为主题的模拟表演和写发言稿的内容,“回顾·拓展”也是紧紧围绕有关语言艺术和形式的问题,安排了“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展示台”等项教学内容,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搜集积累精妙语言。本组教材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内容是发现、搜集、积累、运用有特色的语言,体会有艺术魅力的语言。本次综合性学习是本组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把这次综合性学习和本组其他各项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时,教师要整体关照本组教材编排的特点,整体安排教学活动,做到教学内容自然融合,教学活动能够协调进行。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按要求掌握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学会积累优美的语言,并用有特色的语言进行习作。2、过程与方法:(1)通过发现、搜集、积累、运用有特色的语言,体会有艺术魅力的语言。(2)充分利用小组合作优势,解决学习中的疑问。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读书感受语言的精妙,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2)激发学生热爱汉字、汉语的情感和积累、表达的欲望。三、教学重点:1、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2、通过对不同体裁文章的阅读,了解不同体裁文章表达方式;3、引导学生积累优美的语言。四、教学难点:1、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解决学习中的疑惑。2.、通过读书感受语言的精妙,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有关课文的资料。六、课时安排:《杨氏之子》2课时《晏子使楚》2课时《半截蜡烛》1课时《打电话》1课时口语交际.习作4课时回顾拓展一2课时第二篇:人教实验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计划人教实验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计划一、教材简析:本组教材共有4篇课文,这些课文讲述了一些感人至深的故事。《再见了,亲人》中的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深情令人难以忘怀;《金色的鱼钩》中的老红军战士忠于党、关心同志胜过自己的高尚情操催人泪下;《桥》中老支部书记在生死关头,不徇私情、舍己为人的壮举使人心潮难平;《梦想的力量》中那个年仅六岁的孩子的美好梦想让人感受到善良与同情心会凝聚和迸发出巨大的力量。这4篇课文有散文、有小说,内容生动、人物鲜明,表达了作者丰富美好的情感;课文在表达方法上各具特色。比如,《再见了,亲人》将抒情叙事相互交织,感情真挚强烈;《金色的鱼钩》先倒叙,再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清楚了鱼钩的来历,并通过具体的事例,赞美了老班长的高尚品质,抒发了作者对革命前辈的怀念之情;《桥》在环境的描写上、语言的使用上(精练、干脆)以及文章的结尾都极具特色,这其中蕴含着作者丰富、强烈的感情。编排这组教材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在阅读这些生动感人的故事的同时,思想受到感染熏陶,情感得到陶冶升华,感受到人物心灵的美好和品质的高尚;二是要引导学生懂得在阅读的时候既要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又要注意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三要引导学生课外搜集一些感人的故事,为口语交际和习作的教学做一些准备。教学本组教材,要引导学生潜心读书,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体会作者的情感脉络和表达方法。另外,入选的4篇课文篇幅较长,可通过本组教学,继续培养学生的速读能力。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按要求掌握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写法。2、过程与方法:(1)在充分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利用小组合作优势讨论课文的重点问题。(2)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体会作者情感,升华情感,感受美好的品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2)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三、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2、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体会作者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