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1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质。2、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3、学习本课生字生词。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理解段与段之间内容上的联系;练习概括中心思想。教具准备1、鲁迅像;2、生字生词卡片;3、抄写《思考·练习3》的小黑板。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从今天起学习第六组课文。这一组有哪几篇课文?重点训练哪一方面的能力?请同学们先把“导读”看一看,做到心中有数。(学生各自阅读“导读”)2、第六组的第一篇课文是《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板书课题,出示鲁迅像)这就是鲁迅先生。二、检查预习许多同学课前都预习了课文。我出几个题目检查一下,看看预习得怎么样。1、作者是鲁迅先生的什么人?(侄女儿)你是怎么知道的?本文的作者叫周晔,她是鲁迅先生弟弟的女儿。2、这篇课文共有几段?3、在预习中发现哪些不懂的地方?对别人提出的问题,大家都做上记号。(学生可能提出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暂不讨论,结合理解课文内容研究解决。)三、初读课文1、提出要求:分段朗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得正确、流利;读完一段就说一说这段主要讲的是什么。2、同桌轮流分段朗读,互相纠正读音,讨论每段的内容。3、指名讲每段的段意。(只要抓住主要内容就行,暂不要求语句简洁。)四、学习第一段1、指名朗读第一段。大家思考:“我”为什么惊异了?(板书“惊异”)2、讨论。“惊异”是什么意思?“我”对什么事情感到惊奇、诧异?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伯父受到许多人的爱戴?找出来读一读。“失声痛哭”是什么意思?伯父得到这么多的人爱戴,是什么原因呢?作者当时年纪还小,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同学们现在可能也还不大明白。我们读懂了后面的几段课文,对这个问题就会比较清楚了。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五、布置作业自学第二至五段。要求是读读课文,想想“思考·练习1”中的三个小题。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1、用生字生词卡片检查生字读音。提醒学生注意读准翘舌音“愁”“章”2、指名朗读第一段。这一段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继续学习后面的几段。二、指导学习第二段1、提出自学要求:各自朗读第二段,想想这段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从这件事中体会到什么。2、学生朗读思考,教师巡视辅导。3、讨论。这段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我”是怎么读《水浒传》的?听到“我”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怎么说?听了伯父这句话,“我”为什么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伯父好像是开了一句玩笑,就使“我”从此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从这件事情,你觉得鲁迅先生怎么样?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三、用学习第二段的方法自学第三、四、五段1、总结学习第二段的方法。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一步一步地深入理解第二段的?2、学生按学习第二段的方法自学三、四、五段,教师巡视辅导。四、讨论第三段1、这一段讲了一件什么事?(鲁迅谈“碰壁”。)2、鲁迅是怎样谈“碰壁”的?把鲁迅说的话找出来读一读。3、“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我恍然大悟”,在座的人为什么哈哈大笑起来?那么,鲁迅说的“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你们弄明白了吗?4、从谈“碰壁”这件事中,你体会到什么?(体会到鲁迅不怕碰壁的顽强斗争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5、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先各自练习,再指名分角色朗读。五、讨论第四段1、这一段讲的`是件什么事?鲁迅是怎样帮助受伤的黄包车车夫的?把讲这一内容的部分找出来读一读。你们觉得鲁迅帮助受伤车夫的态度怎么样?2、帮助受伤车夫以后,鲁迅的心情怎样?大家小声把讲鲁迅心情的一个自然段读一读,体会一下。3、救助了车夫,做了一件好事,鲁迅的脸上为什么变得那么严肃,而且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这时候鲁迅可能在想些什么?从鲁迅当时的表情、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4、有感情地齐读第四段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六、布置作业朗读第五段,想想五段内容之间的联系。第三课时一、讨论第五段1、指名朗读第五段。2、这一段主要讲的是什么?女佣阿三的话讲了哪两方面的意思?3、“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这句话与女佣阿三说的话有什么联系?4、最后的这句话与整篇文章又有什么联系?二、练习给每个部分加小标题1、指导:加小标题,就是用最简短的话说出这一部分的内容,可以是一个短句,也可以是一个词语。2、学生各自试列小标题,教师巡视。3、讨论交流。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