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章1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集合。4使用数据库系统有什么有点?P41)数据结构化2)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3)数据独立性高4)DBMS对数据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6.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哪些?P61)数据定义功能2)数据的操纵功能3)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4)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5)其他功能9简述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这种结构的优点是什么?P7-9-1-模式(逻辑模式):模式结构的中间层,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2-外模式(用户模式):是数据库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3-内模式(存储模式):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优点:三级模式是对数据的三个抽象级别,它把数据的具体组织留给DBMS管理,使用户能逻辑地、抽象地处理数据,而不必关心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具体表示方式与存储方式。10什么是数据库的逻辑独立性、物理独立性?为什么数据库系统具有数据与程序的独立性?P9-1-逻辑独立性:当模式改变时,由DBA对各个外模式/模式作相应改变,从而保持外模式不变。因此依据外模式所编写的应用程序也可以不必改变。-2-物理独立性:当数据库的存储结构改变时,由数据库管理员对模式/内模式映像作相应改变,可以使模式保持不变,从而应用程序也不必改变,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3-数据库之所以能够具有数据与程序的独立性,是由两级映射所提供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所保证的。11什么是数据模型?其作用和三要素是什么?P11-12数据模型是对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即用来描述数据、组织数据和对数据进行操作的。三要素: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第二章-3-关系的性质P26任意两个元组不能完全相同、关系中元组的次序是不重要的,次序可以任意交换、关系种属性的次序是不重要的,次序可以任意交换、同一列中的分量必须来自同一个域,是同一类型的数据、属性必须有不同的名称,不同的属性可以出自相同的域、每一分量必须取原子量-6-关系数据语言的特点和分类P28特点:具有完备的表达能力,是非过程化的集合操作语言,功能强,能够嵌入高级语言中使用。分类:关系代数语言、关系演算语言(元组关系演算语言、域关系演算语言)、具有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双重特点的语言。-7-关系模型的完整性规则?在参照完整性中,为什么外键属性的值也可以为空,什么情况下才可以为空?P29实体完整性规则:关系中的元组在主属性上不能有空值;参照完整性规则:外键得知不允许参照不存在的相应表的主键的值;用户定义的完整性规则:用户根据具体应用的语义定义的完整性规则。当外键非本表的主属性时可以取空值。第三章-1-SQL的特点是综合统一、高度非过程化、面向集合的操作方式、以同一种语法结构提供多种使用方式、语言简洁,易学易用。-8-基本表:本身独立存在的表,一个关系对应一个基本表;视图:从一个或多个基本表或视图导出的表,是关系数据库系统为用户提供从不同角度观察和使用数据库中数据的一种机制。两者的区别:视图是虚表,在数据库中只存放视图的定义,而不存放视图所对应的数据,这些数据仍存放在原来的基本表中。-10-是否所有视图都可以更新?为什么?并不是所有视图都可以更新,因为有些视图的更新操作不能唯一地、有意义地转换为对相应基本表的更新。第四章-1-什么是存储过程?为什么要使用存储过程?P89存储过程是指经过预先编译的SQL语句的集合,可以以一种可执行的形式永久地存储在数据库中。运行速度快、模块化编程、减少网络通信量、保证系统的安全性-2-触发器是在满足某个特定条件时自动触发执行的专用存储过程。触发器的作用是用于保证表中的数据遵循数据库设计者确定的规则和约束。第五章第六章-2-简述数据库设计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设计任务。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实施、数据库运行和维护、各阶段设计任务。-4-数据字典的内容和作用是什么?定义:数据字典是各类数据描述的集合,是关于数据库中数据的描述。内容:对数据流图中涉及的各类元素进行的规范描述;包括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和处理过程五个部分。作用:是概念模式设计、逻辑模式设计和物理设计的主要依据。-7-什么是数据库的逻辑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的步骤是什么?数据库逻辑设计的任务就是把数据库概念设计阶段产生的数据库概念模式转换为与所选用的DBMS产品所支持的数据模型相符合的数据库逻辑模式。通常逻辑结构设计分为3个步骤:将概念结构转换为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