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异常婴儿的听觉诱发反应特性.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1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耳异常婴儿的听觉诱发反应特性.doc

中耳异常婴儿的听觉诱发反应特性.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耳异常婴儿的听觉诱发反应特性目的探讨中耳异常婴儿的听觉诱发反应特性。方法研究对象为年龄范围在1.0-12个月(平均4.34个月)的婴儿,共54例(108耳),男35例,女19例。所有受试者均接受了听觉诱发反应检查,包括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ABR)、40Hz-听觉相关电位(40Hz-auditoryeventrelatedpotential,40Hz-AERP)、1000Hz探测音鼓室声导抗,以及颞骨CT薄层扫描。诊断中耳异常:ABR骨导反应阈值≤30dBnHL,颞骨CT提示中耳异常共57耳;对照组:ABR气导反应阈值≤30dBnHL,40Hz-AERP反应阈值≤40dBnHL,颞骨CT提示中耳正常者14耳。分别对两组的ABRⅠ波潜伏期、ABRⅢ波潜伏期、ABRⅤ波潜伏期、ABRⅠ-Ⅴ波间期,ABR气导反应阈值、40Hz-AERP反应阈值进行均值及标准差计算,将两组的1000Hz探测音鼓室声导抗和ABR骨气导反应阈值差值进行比较。统计软件采用SPSS11.5标准统计软件包。结果中耳正常组和中耳异常组的均值和标准差对比显示,ABRⅠ波潜伏期(正常组1.65±0.12ms,异常组2.13±0.38ms)、ABRⅢ波潜伏期(正常组4.35±0.16ms,异常组4.73±0.39ms)、ABR气导反应阈值(正常组27.14±4.69ms,异常组47.19±14.23ms)、40Hz-AERP反应阈值(正常组39.29±2.67ms,异常组62.28±12.68ms)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余检查结果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耳异常组较中耳正常组,ABRⅠ波潜伏期、ABRⅢ波潜伏期显著延长,ABR气导反应阈值、40Hz-AERP反应阈值显著升高,ABR骨气导反应阈值差有增大趋势。研究提示,当ABR和40Hz-AERP反应阈值升高,伴有ABRⅠ波或Ⅲ波潜伏期延长,ABR骨气导反应阈值差增大时,应高度警惕中耳异常的存在。1000Hz鼓室声导抗测试是婴儿中耳异常的一项敏感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