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一)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共22张PPT).ppt
上传人:戊午****jj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44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一)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共22张PPT).ppt

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一)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共22张PPT).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确立的政治前提:秦朝统一2、“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县令)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柳宗元这段话实际上()A.肯定了秦朝的郡县制B.肯定了三公九卿制度C.肯定了秦朝的赋税制度D.肯定了秦朝的民族政策3.“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的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惟一的君主。”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共主说明周王实现了高度集权B.独主是指皇帝实行地方长官任命制C.本质上都以血缘亲疏分配权力D.两者在统治方式上并无实质性区别4.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C.制度法令的统一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5.《赢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赢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A.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B.确定了后世2000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C.确立了分封子弟的制度D.开始用军功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前230年灭韩政史料一: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为“制”,令为“诏”,自称曰“朕”。制曰:“……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资治通鉴》制1.皇,古为上天,光明之意;帝,生物之主,兴益之宗。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自以“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将皇帝为自己的帝号,这就是皇帝称谓的由来。其主观目的是()A.炫耀文治武功B.树立专制权威C.制造暴政依据D.宣扬君权神授2、秦灭六国后,秦王赢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A.宣扬托古改制B.承袭华夏传统C.突出个人功业D.标榜君权神授丞相之下设九卿,分别掌管国家各项具体事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皇帝史料四九卿对丞相负责,按其职能,行使权利。奉常,掌管宗庙祭祀,和国家之礼;郎中令,负责皇帝禁卫;卫尉,负责皇宫守卫;太仆,负责皇帝车马;少府,负责皇帝财政;廷尉,负责司法……宗正,负责皇室事务。上述史料体现了国与家的关系如何?体现“家天下”的特点,“国”与“家”同治。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易形成割据3.春秋时期,秦国有“伐邦、冀戎,初县之”、“初县杜、郑”;晋国有“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等资料。这说明()A.郡县设置与军事有关B.郡的地位远远高于县C.郡和县的设置在各国推广D.分封制已退出历史舞台4、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息,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为此他实行了()A.分封制度B.三公九卿制C.郡县制度D.郡国并行制5.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进步意义在于①实现了对地方直接有效的控制②以地域划分取代血缘划分,打破了贵族在政治上垄断与特权③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维护了国家统一④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