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有关佛语禅语简洁明了经典(精选96句)有关佛语禅语简洁明了经典一1、人应该走正路。如果你不走正路,你就会走恶路。这种人比没有脚的人更惨。2、菩萨观爱,如怨诈亲。涅盘经卷高贵德王菩萨品3、恭敬.赞美.包容是待人处世的三部曲。(当代)星云《人间佛教戒定慧》4、【天天禅语】善良,有正确的方向;如果你愿意,你会有力量付出。5、执事以奉献为有功。待客以诚为供养。(唐)百丈怀海禅师《丛林要则》6、愚人是思想恶念.说恶语.造恶业的人。南传《愚人与智者经》7、人生最踏实的事,就是今天这个时候尽快付出多少力量——利益人群,造福社会。8、【佛心禅语】只有了解自己,才能了解整个世界,接受世界上的一切。9、培养一种干净无染的爱。感情上不要有得失心,不要想回收,就不会有烦恼。10、知诸法空,始信一切。西方有极乐,佛无量寿。(当代)夏莲居《净语》11、【天天禅语】所谓意识,就是知道什么是生活,该做什么。12、【天天禅语】善需大家去做,力量才会强;福需大家去做,福气才会大。13、【天天禅语】幸福不是财富多.权力大.地位高,而是自由.快乐.安全。14、六十二见及一切烦恼,都有佛种。在《维摩经》卷中,佛道品15、【福报来源】有钱的时候不用骄傲,没钱的时候也不用难过,反正福到财到财,福消财散。16、逆境要勇于承担,千万不要自暴自弃;顺境要谦卑,千万不要得意忘形。17、风风雨雨弘法,平常念佛;安静静生,自然成佛。18、【爱人是幸福,除烦是智慧付出爱就是幸福,消除烦恼就是智慧。19、实相必诸法,诸法必十如,十如必十界,十界必身土。20、生命的意义在于感恩,生命的意义在于落实社会责任和义务。21、一息一瞬,众生寿命四百生灭。南本《涅盘经》卷三十四,逛叶菩萨品22、逆境在佛教中被称为逆增上缘。当你遇到逆境时,你应该心存感激——你不能要求。!23、为法因缘,不惜生命.妻子.财物。《优婆塞戒经》卷名义菩萨品24、开会最大的好处就是让大家聚在一起,见老朋友,交新朋友。25、诸利基本,信为大力。(古印度)尤树《大智度论》卷一26、弘法从不平静,平静只在心里寻找;临终佛圣来接引,一切争论一时平静。27、书浩如烟海,穷其一生只能挖书山一角,取书海一瓢。28、烦恼之恶钩,牵人不舒服,就像地狱卒,扔人汤火。《菩提行经》卷三29、厚黑学大行其道,薄白学日渐式微,社会不公平必然日剧。30、【天天禅语】觉者,把握刹那为永恒;迷者,虚度光阴后悔迟。31、禅心生,道是正;禅心定,人自在。悟禅是人生清醒的开始。32、善用其心就是用大智慧觉悟人生;善待一切就是用大慈悲奉献人生。33、【天天禅语】善用世间财利人群,获得轻安自在,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34、自求心安就有平安,关心别人就有幸福。(当代)圣严《108自由语》35、唯观心一法,总摄诸法,最省要。·破相论》36、友贤择善居,往往先为福德,从真理出发,是最吉祥的。《法句经》卷下,吉祥品37、人生难免会有挫折。全力以赴会把挫折变成动力。38、真正的佛教家庭注重礼仪,礼仪是生活中最真实.最美丽的形式。39、不要问不该听的事,不该说的话,不该想的事,不要胡思乱想。40、虽然色识已经转灭,但行业并没有失去坏处,使得色识复杂。《大乘入楞枷经》卷七41、不招无间业,不诽谤如来正。(唐)玄觉禅师《永嘉证道歌》42、以诚待人,以德服人,是管理下属的最佳方式。43、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华严经》卷十七,梵文产品44、打破坚持就是破自我障碍,是突破生命的局限性。45、佛教:我哀悼汝等诸天,人民,甚至父母的念子。《无量寿佛经》46、【佛心禅语】纵宿业深厚,不能停顿,方便抑制,自劝自己。(妙叶禅师)47、【佛心禅语】贪婪的眼睛如果永远不满足,会长时间被黄土封住。有关佛语禅语简洁明了经典二1、假使热铁轮,在我的顶上旋转,终不为此苦,毁圣和善人!《大方便佛报恩经》卷三2、【佛心禅语】我们用八心孝敬父母,回报恩德。3、【佛心禅语】万法本闲,唯人自闹。-石霜楚圆禅师4、济世工作是以服务精神,尽职尽责,为社会做出贡献,发挥济世救人的作用。5、【佛心禅语】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物。6、【天天禅语】有求有私,会被环境控制;无私,勇敢坚定。7、【心灵禅语】对父母.兄弟等亲属要孝顺慈悲。8、做一个高尚的人不容易,做一个卑鄙的人也不容易,所以大多数人选择平常。9、视为水上浮胶,视为海上蜃楼,若人观世如此,死王不能见他。10、众生常向往西方极乐,却不知自己的家庭也能成为最幸福的居所。11、【心灵禅语】对别人有利就是对自己有利,对别人有有害。12、身体疾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脏疾病;缺乏物质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贫穷。13、现在逆境就像虚空。毕竟知身心平等,和众生同体。《圆觉经》卷下14、俗话说:给人玫瑰,手留余香。我佛慈悲,主张助人即助。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