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一只****签网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液体不属于细胞外液的是A.脑脊液B.消化液C.血浆D.淋巴【答案】B【解析】【分析】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脑脊液等,也称为内环境。人体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泪腺等有孔道中与外界相通的液体都属于人体的外部环境,不属于细胞外液。【详解】消化液不属于内环境;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脑脊液等,也称为内环境。故选:B。2.下列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A.Ca2+B.纤维蛋白原C.血红蛋白D.淋巴因子【答案】C【解析】【分析】血浆、淋巴、组织液中物质,即内环境的成分:①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水、盐、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甘油、脂肪酸等;②细胞分泌物: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③细胞代谢产物:CO2、水分、尿素等。【详解】血红蛋白在血红细胞里面,所处的环境为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成分,其他都属于内环境成分。故选C。3.如图为人体体液相互转化的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A.血浆、细胞内液、组织液、淋巴B.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血浆C.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D.淋巴、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答案】C【解析】【分析】内环境即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动态关系是:,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详解】根据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动态关系可判断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故选C。4.下列过程能发生在内环境中的是A.神经递质的合成B.抗体与抗原的结合C.蛋白质消化成氨基酸D.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答案】B【解析】【分析】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又叫内环境。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组成,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都是直接与外界相通的,不属于内环镜。【详解】A.神经递质的合成在神经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B.抗体与抗原的结合主要在血浆中,属于内环境,B正确;C.蛋白质消化成氨基酸在消化道,不属于内环境,C错误;D.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在细胞质基质,不属于内环境,D错误。故选B。5.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反射弧,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机体对内外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都叫反射B.感受器是感觉神经末梢,效应器不只是指运动神经末梢C.刺激传出神经也会引起效应器做出反应,这种反应也属于反射D.寒冷刺激皮肤引起皮肤血管收缩是条件反射【答案】B【解析】【分析】反射指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神经的基本调节方式是反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详解】A.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才叫反射,A错误;B.感受器是感觉神经末梢,效应器是指运动神经末梢及支配的肌肉或腺体,B正确;C.刺激传出神经引起效应器的反应中,反射弧不完整,不属于反射,C错误;D.寒冷刺激皮肤引起皮肤血管收缩为非条件反射,D错误。故选B。6.当神经纤维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正确的是A.膜内为负电位,膜外为正电位B.膜内为负电位,膜外为负电位C.膜内为正电位,膜外为负电位D.膜内为正电位,膜外为正电位【答案】C【解析】【分析】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膜外电流方向是从未兴奋部位到兴奋部位,而膜内是从兴奋部位到未兴奋部位。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需要通过突触结构,突触分为轴突-树突型和轴突-胞体型。【详解】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故选C。7.下列关于兴奋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过程中,突触前膜处发生的信号转换正确的是A.电信号→化学信号B.化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