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安全专项方案.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4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深基坑安全专项方案.doc

深基坑安全专项方案.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铁十四局青荣城际铁路QRZH-I标段四项目部二○一三年二月1.工程概况※1.1项目概况青荣正线跨济青高速公路特大桥起止里程为DK35+669.5~DK37+920.84,长2251.34m;即墨上行联络线跨济青高速公路特大桥,起讫里程为改QSDIK34+390.17~改QSDIK38+420,全长4029.83m;即墨下行联络线跨济青高速公路特大桥,起讫里程为QXDIK35+492.82~改QXDIK38+000,全长2507.18m。大桥基础形式有桩接承台、扩大基础、挖井基础,其中桩基为钻孔灌注桩。※1.2深基坑工点简介1.2.1承台深基坑即墨上行联络线跨济青高速公路特大桥跨越既有胶济线拟采用转体结构形式通过,与胶济铁路上下行交角分别23°44′00″、23°53′00″。本转体结构主墩41#、42#墩位于胶济两侧。41#、42#墩承台尺寸相同,承台设计为2层,底层平面尺寸14.6m×14.6m,高度3.5m;顶层9.5m×12m,高度2.5m。1.2.2挖井基础深基坑目前收到图纸,青荣正线跨济青高速公路特大桥38#墩、即墨上行联络线跨济青高速公路特大桥56#、113#、114#墩,即墨下行联络线跨济青高速公路特大桥26#墩设计为挖井基础,具体尺寸见表1.2.3。1.2.3深基坑开挖深度统计开挖深度根据实测原地面高程和设计基底高程确定。具体见表1.2.3。各工点深基坑开挖深度统计表表1.2.3墩号38#基础类型桩接承台基础尺寸(m)6.4*9*2.5挖深(m)6地质情况6m粉质黏土开挖方式放坡开挖放坡开挖线别上行联络线41#桩接承台14.6*14.6*3.59.5*12*2.514.6*14.6*3.59.5*12*2.573.5m填筑土,1.8m粉质黏土,1.7m黏土上行联络线上行联络线放坡7.27.2m粉质黏土开挖竖直开挖竖直开挖42#桩接承台56#挖井基础8.16*10.56*5.575.1m粉质黏土,1.9m玄武岩1m素填土,3.3m粉质黏土,2.9m玄武岩上行联络线上行联络线113#挖井基础8.07*10.47*5.57.2续表1.2.3墩号114#基础类型挖井基础基础尺寸(m)8.0*10.45*5.5挖深(m)7地质情况开挖方式竖直开挖竖直开挖竖直线别上行联络线下行联络2m素填土,3m粉质黏土,2m玄武岩4m粉质黏土,3m玄武26#挖井基础6*8.8*6.57岩1m素填土,5.5m玄武岩线38#挖井基础9*13.4*66.5开挖正线2.施工组织部署2.1施工管理组织机构采用指挥部、项目部、架子队、工班管理模式。指挥部、项目部均设置综合办公室、工程技术部、计划合同部、财务部、安全质量部、物资设备部6个职能部门,工地试验室和测量队属工程技术部管理。本工程施工队伍采用架子队的管理模式。项目部设两个架子队。架子队按照“管理有效,监控有力,运作高效”的原则组建。架子队设置专职队长、技术负责人,配置技术、质量、安全、试验、材料、领工员、工班长等架子队主要组成人员,基层作业人员按专业不同设置工班。各岗位明确职责,落实责任。项目部施工管理组织机构图见附图2.1.1。项目经理项目总工项目副经理安全长综合办公室工程技术部计划合同部物资设备部财务部安全质量部架子一队图2.1.1架子二队项目部管理组织机构图2.2安全质量领导小组组长:韩诚善(18765202566)副组长:周延利(18669862018)、张志华(18765980575)组员:武继海、刘建玲、王云昭、张效金、王自森、赵曙光、刘普前、金鲁予、郑华、姚有臣3.地质情况及周边环境3.1地质及水文情况桥址区表覆第四系全新统坡洪积层(Q4al+pl),主要由粉质黏土、黏土、细砂、中砂、粗砂组成,局部表覆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主要由素填土、填筑土组成,下伏基岩为白垩系上统王氏群(K2W)泥质粉砂岩、砂岩、砾岩、玄武岩及白垩系下统青山群(K1q)泥质粉砂岩、砂岩、砾岩、玄武岩、闪长玢岩。桥址区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局部地段为第四系空隙潜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勘察期间测得稳定水位0m~10m,高程24.42m~45.88m,水位季节变化幅度2~4m。3.2深基坑工点周边环境根据表2.1.3中统计情况,38#、56#、113#、114#、26#墩均处于农田中,地势较平坦,四周比较宽阔,无建筑物。41#、42#墩位于胶济铁路两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