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年级家长会尊敬的各位家长:下午好!首先我要感谢大家在百忙中抽空来参加这次家长会,其次我还要感谢所有支持我工作、配合我工作的家长,是你们相信我、支持我、配合我的工作,才使孩子们从幼儿园出来,短短的一个半月,各方面都取得了如此巨大的进步!家庭,是孩子人生发展的的起点和基础,我们的家长已经为他们的发展做好了各方面的准备。但是,孩子进入一年级,开始接受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学校教育,对于孩子,仍然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新起点,必然引起孩子生活节奏、生活习惯和学习活动的一系列变化并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因此,为了使我们的孩子有更好的发展,也为了让我们的合作更愉快,更密切,我们针对孩子们入学这一个半月所出现的问题和家长普遍关心的事情,召开了这次家长会。下面我要具体向各位家长汇报以下内容:第一方面:行为习惯1、首先您要非常清楚的了解学校的作息时间。早上,学生7:40到校。下午3:40放学。请您一定要按时接送孩子上学和放学(尤其是遇到阴雨天气),千万不要迟到,以您的实际行动教育孩子有时间观念、遵守规章制度。如果有特殊情况,您一定要提前向我请假。2、接送孩子要在校门口黄线孩子时不要送到教外。学生早饭要吃完才能进黄线内,最好在家里吃(健康、有营养)。上下学不准在校门口买零食、吃零食、扔垃圾等,进校园也不能带零食、饮料、玩具,只需要准备一瓶开水。平时没有特殊需要,不要给孩子零花钱。他们需要买什么学习用品,你及时给他们买好。上下学要佩戴红领巾和小红帽才能进出校园,请您一定要监督提醒您的孩子。3、您要做好孩子在家的作息时间。(1)您要控制好孩子写作业的时间,最好规定一个时间段。每天,我们都会有少量的家庭作业,希望家长一定要监督好,让孩子把家庭作业也写整洁、规范,写作业时一定不能边写边玩。你每天要看着他做作业,读课文,拼音过关。通过每天的家庭作业了解孩子当天的学习情况。曾经有些家长对我诉苦,为孩子不写作业而发愁,为孩子写作业马虎、磨蹭而发愁,其实,就是因为从一开始没在意,没让孩子养成好习惯,到后来再管就非常困难,家长到那时再后悔就晚了。“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希望家长从起跑线开始,让孩子早日养成终身受益的好习惯。(2)你要控制好孩子休息的时间。最主要还是晚上睡觉的时间,一定要控制好。一般来说,周日晚上到周四晚上8:30之前,一定要让孩子睡了。如果晚上睡得晚,势必影响孩子白天的学习。4、文具的配备:每天准备三枝以上削好的铅笔,不要使用自动笔,不利于学生的书写。第二方面:关于姿势与能力关于姿势:我观察过孩子们的坐相,发现至少有七、八种不同的坐相。同样是写字,认真的小朋友端端正正地;而顽皮一点的,有的跪着写,有的趴着写,还有的一只脚跪着,一只脚翘着在写字……在学校里,老师不常指点的话,他就这个样子,如果他在家里,可能更加随便了!我想,我们在学校好不容易把正确的坐立行走、看书写字的姿势教给孩子,回到家里却没有人管,来到学校就“还原”成原来不正确的姿势,教育效果不好就是因为没有不断的巩固,家长是不是能够在家里也注意一下孩子各方面的姿势呢?一旦发现不好的时候,一定及时地指出来。没有良好的姿势,无论对学习,还是对身体发育都非常不利。如果写字姿势不正确,眼睛近视了,带了眼镜,我想,他们的不便是视力好的人永远无法体会的。关于姿势,关于礼貌等等,家长要在平常的生活中,点点滴滴给孩子灌输。孩子还小,自制力差,我们老师也好,家长也好,要不断地跟他说,上课一定要认真听讲,回家一定要及时写作业,要尊敬长辈,对人有礼貌……这些话重复多少遍都不多,发现孩子哪一点没做到一定要批评,千万别太宠孩子,迁就孩子并不是真正的“爱”。而是溺爱,是披着“爱”的外衣的“害”。所以,如果您真正爱您的孩子,就一定要懂得适当的约束孩子。关于自理能力,我发现有很大一部分孩子在家里肯定什么也没做过,这一个半月的值日都是我陪孩子们一起做,手把手的教,即使这样,有一部分孩子还是不会扫地。我希望所有的家长们,把扫地的任务交给孩子来做,一定告诉孩子,怎样才能把地扫干净。他们已经是小学生了,要慢慢培养他们独立的意识。独立能力强的孩子得到锻炼的机会就多,各方面进步就快。胆子变大了,也敢说了,说得多了,口齿就清晰响亮,表达能力也变强了,在同学们当中自然就突出了。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没有小事之说,孩子的行为习惯和思想意识都是在日常的点滴小事上渐渐形成的,且根深蒂固。因此,当孩子有承担责任能力的时候,家长要拒绝对他提供帮助,这样,您的孩子才能真正长大。归结成一句话就是:让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孩子自己能说的话自己说,大人的事帮着做。第三方面:关于家庭作业1、一年级的小孩子,他自己没法独立做作业的。所以我希望每一个家长能做到:(1)、家长读题,家长如果自己不会,或者是小孩在爷爷奶奶,外公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