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因论视域下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上传人:快乐****蜜蜂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KB 金币: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模因论视域下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模因论视域下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模因论视域下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人类对于语言的运用也呈现出了新的变化和特点。模因论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研究理论,主张文化在传承过程中像基因一样被复制和变异,从而影响了人们的思想、行为和言语等方面。而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是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的核心课程之一,将模因论融入此教学领域中,探索英语写作中模因的生产、传播和变异,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1.为了解高中生思维中的模因内容及传播规律,以探究模因因素在写作学习中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潜在影响。2.设计和实施模因论视角下的英语写作教学,从而尝试提升学生英语写作的能力和创意水平。三、研究内容本研究可分为以下两个阶段:1.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高中生英语写作中存在的模因,其来源和流行程度,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设计教学方案。2.实验教学:设计教学模式,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模因分析、选取和运用,从而促进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和创意水平的提升。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语料库中选取一些不同类型的模因,例如:谚语、音乐、社交媒体内容等,并进行课堂分析和讲解。(2)在文字创作方面,通过引导学生吸收和运用不同类型的模因,例如谚语、诗歌、网络流行语等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教师还要指导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使用模因对于提高创意水平的重要作用,以便学生自主探索和创造。(3)在口语方面,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一些网络流行语、说唱歌曲等,对于学生口语交流能力的提升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四、预期效果通过实验教学,期望能够达到以下效果:1.深入挖掘和运用模因,激发学生写作潜能,从而提升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和创意水平。2.通过教学实践,让学生更深入地认识模因在文化传承和语言交流中的作用和影响,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意识。3.通过模因分析和运用的全方位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培养英语语言交际能力。五、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①对学生进行调查问卷,以了解学生对不同模因的了解和应用。②对学生进行模因题材的书写作业调查,从而了解学生对于来自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模因的运用难度和其他情况。2.实验教学:①对学生进行书面测试,评估他们的写作能力和创意水平的提升情况。②对学生进行口语测试,评估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情况。③观察记录学生课堂学习和写作过程,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和调整教学方案。六、研究意义1.能够扩展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创新课程体例,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和口语能力。2.通过对模因的分析和运用,引导学生去认识和塑造自己的文化形象,培养跨文化交流和交往的能力。3.能够扩展模因研究在语言和文化领域的应用范围,进一步丰富和开拓了模因的研究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