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文学常识.xls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XLS 页数:3 大小:22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初中文言文文学常识.xls

初中文言文文学常识.xls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内文言文知识汇总序号课文朝代作者出处主旨1橘逾淮为枳春秋晏子《晏子春秋》作者在论辩中提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用意:以此为比喻,表明齐人在楚国的行为是由其所在环境决定的,将问题的重点由楚王所说的“齐人固善盗”转至齐人为什么“入楚则盗”,引出之后对楚国的讽刺。2孔孟论学春秋孔子《论语》《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3曹刿论战春秋左丘明《左传》本文写了弱鲁战胜强齐的史实,阐明了取信于民及善于掌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文中化大量笔墨写鲁庄公的“鄙”目的是与曹刿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曹刿的“远谋”。4公输战国墨子《墨子》文中可看出他“非攻”的政治主张,表现了他墨子为实践自己的政治主张而不辞辛劳的可贵精神和善于论辩的政治才能。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战国孟子《孟子》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必然要经过许多磨炼,其目的,用作者的话就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本文的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6孔孟论学“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论断告诉我们读书要有批判怀疑精神7王顾左右而言他从作者三个角度设问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善于设问,敢于批评时政的人。8庄子钓于濮水战国庄子《庄子》楚王派遣大夫来找作者的目的是聘请他到楚国做官,作者将神龟与自己进行类比,说明鄙弃富贵权势,追求人格的独立,精神的自由,品行的高洁。9陈涉世家汉司马迁《史记》文中赞扬了陈胜、吴广的反抗精神和政治才能,反映了农民起义军的雄伟力量和浩大声势。10邹忌讽齐王纳谏汉刘向《战国策》从文中看,邹忌是一个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的人。11齐威王最终使齐国“战胜于朝廷”,达到大治的原因:1)有邹忌这样的敢于直谏且善于劝谏的良臣;2)齐威王善于采纳群言12桃花源记晋陶渊明《陶渊明集》课文塑造了一个美好的世外桃源,反映了人民厌恶战争和追求和平生活的愿望,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憧憬。13周处南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周处的为人先是“凶强侠气”、“危害乡里”,到后来勇于改过、痛改前非,告诉我们人是可以转变的,只要痛下决心,浪子也可以回头。14陋室铭唐刘禹锡《全唐文》作者借物抒情,通过对陋室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甘居陋室、安贫乐道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不慕富贵、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15黔之驴唐柳宗元《柳河东集》“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使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写驴子形体粗大的特点。文章旨在讽刺当时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又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人,这个故事后演化为成语黔驴技穷。16小石潭记小石潭的气氛是冷清(凄清、凄凉)的,含蓄地抒发了自己被贬后忧伤凄苦的感情。17捕蛇者说文章通过对蒋氏三代宁可冒死捕蛇而不愿受苛政暴敛之害的描写,揭露了封建社会横征暴敛的残酷,反映了对劳动人民疾苦的同情。通过对比揭示了“赋敛毒于蛇”这一中心。18岳阳楼记宋范仲淹《范文正公集》表达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生活态度。19卖油翁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本文详写老翁酌油而略写陈尧咨射箭,形象说明了“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的道理。20醉翁亭记全文以“乐”字贯穿,表现了寄情山水和与民同乐的思想。21爱莲说宋周敦颐《周元公集》全文托物言志,以莲喻人,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和追名逐利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22伤仲永宋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文章叙述了方仲永从5岁到20岁间才能逐渐衰退的过程,造成这种情况的根由是“不使学”。方仲永最终“泯然众人”作者因此产生惋惜的情感,并告诫人们:必须重视后天教育,勤奋努力学习。23答司马谏议书文中充分表达了王安石坚持政治主张的立场和决心。24黠鼠赋宋苏轼《东坡全集》人被老鼠欺骗的真正原因:自己不能专心致志,反而受外物左右。25记承天寺夜游《东坡志林》本文描写了承天寺夜游的月色美景,抒发了压抑、无奈的苦闷心情。26卖柑者言明刘基《诚意伯文集》作者借买了一个坏了的柑橘的小事引起议论,揭露了元末统治者的腐败弊政,抒发了愤世嫉俗之情,27核舟记明魏学洢《虞初新志》本文表现了雕刻者的精巧技艺和巧妙构思,反映出我国古代工艺的高超成就。28狼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文中揭示了狼的本性是贪婪、凶残。2930告诉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31潍县署中清郑燮《板桥家书》文中作者以孔子、苏轼等人为论据,论述了只有深入研读才能真正读懂书中真谛,“破烂厨柜”为喻,阐述了读书应该有所选择,取其精华32黄生借书说清袁枚《小仓山房文集》本文就黄允修向作者借书一事发表议论,提出“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勉励青年人努力为自己创造条件,发奋学习。33登泰山记清姚鼐《惜抱轩诗文集》继续了自己在农历除夕气候恶劣的条件下,与友人一起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描绘了在泰山顶上所见的壮丽雄浑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