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防控工作目标1、普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知识,提高广大师生的防控意识。2、完善疫情信息报告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3、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防控疫情的发生和蔓延。二、组织机构与分工1、成立疫情防控工作小组,明确职责,落实任务。成员名单及职责如下:组长:杜瑞云,全面负责防控与应急工作。副组长:张延泉:协助组长,主管幼教中心防控与应急工作。成员:张静、王彤彤,分别负责燕山园、舜耕园防控与应急工作。三、各幼儿园日常防控工作1、做好每日疫情(教工、幼儿人员)统计工作,严格执行疫情日报制度,不得漏报、迟报、瞒报、错报,数据及时上报联盟组组长,配合区教委做好联防联控工作。2、各班主任每天上午十一点前在班长群里上报班级幼儿有无发热情况。3、完成每日两次体温检测:入园时、下午午睡后各一次。4、完成每日消杀工作。四、预防办法和措施1、利用多种媒介,幼儿监护人每天上报幼儿及家人情况。2、加强对个人健康生活习惯、防护措施等宣传,如:外出戴口罩、加强消毒、打喷嚏捂住口鼻、尽量不外出、经常洗手等。3、注意增减衣物和均衡营养,加强锻炼,保证足够休息,增强体质。五、如果突发新冠肺炎疫情,立即启动分级响应机制1、蓝色预警:幼儿园单个班出现2名(含)发烧儿童时,立即请幼儿家长接回并上报。2、蓝色预警:幼儿园单个班出现3名以上(含)、5名(含)以内发烧儿童时,立即请幼儿家长接回并上报,建议关闭该班。3、橙色预警:幼儿园单个班出现5名(含)发烧儿童时,立即请幼儿家长接回并上报。关闭该班。4、红色预警:幼儿或教职工一旦出现新冠肺炎疾病疑似或者确诊病例,建议关闭幼儿园。六、防控工作信息报告机制1、幼儿、工作人员出现发热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并向班主任汇报;幼儿园及时向疫情防控工作小组汇报,经医院诊断排除传染病后才能回校上课、上班。2、启动日报告制度,对发病幼儿及早隔离,学校各班级、各部门应严格按程序逐级报告,确保信息畅通。3、幼儿园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校内幼儿的疫情通报工作。4、加强对发热病人的追踪管理。疫情流行期间,教室、专用教室等公共场所必须加强通风换气,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5、防控信息报告程序:首先向幼儿园负责人报告,然后向分管处长及教育局、疾控部门报告,明确疫情报告的范围和内容,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为进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提高疫情发生后的应对能力,及时有效地采取各项防控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控制疫情在幼儿园的传播蔓延,保障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一、成立传染病应急防控小组,建立保障机制幼儿园成立法定代表人(负责人)任领导小组组长的应急防控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协调园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下设疫情防控领导组、信息联络组、安全后勤保障组、消毒组、宣传和心理疏导组。统筹协调新冠肺炎防治工作的疫情监测、应急响应、人员调度、物资调配、信息汇总、新闻宣传等工作。二、报告程序幼儿园发现新冠肺炎病例(含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时,立即启动新冠应急预案应急响应,新冠肺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在第一时间报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疾病控制部门。三、实施应急措施(一)师生员工在家中出现可疑症状时,应立即佩戴口罩乘私家车或打120到定点医院就医确诊,经医院诊断排除新冠肺炎后才能入园。(二)在幼儿园内发现可疑新冠肺炎的儿童或教职工,幼儿园应急小组领导立即亲临现场指挥。如果是儿童,在第一时间内选用隔离室进行隔离观察,并立即电话联系其家长领返,带儿童到就近点医院就诊。如果是教师员工立即带口罩前往定点医院就诊。(三)对全校师生员工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发放必要的防护用品。立即封闭传染病病人所在班级教室或办公室及所涉及的公共场所,对与传染病人密切接触的儿童、教职工进行隔离观察,防止疫情扩散,迅速切断感染源。(四)配合疾病控制机构流行病学调查,对传染病人到过的场所、接触过的人员,以及患者的家庭成员、邻居同事、同学进行随访。由疾病控制机构确定密切接触者和一般接触者。密切接触者集中医学观察14天,对一般接触者要做好登记,并进行健康风险告知,嘱其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以及腹泻、结膜充血等症状时要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近期活动史,做好体温检测,佩戴口罩。(五)幼儿园人员配合疾病控制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时,应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医用手套,在疾病控制及机构的指导下对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