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本文由HYPERLINK"http://www.lnmz.com"枣庄HYPERLINK"http://www.lnmz.com"www.lnmz.com提供,转载请注明。枣庄一日游二00七年十月二十八日,与爱心联谊会的朋友去看风景,收获颇丰,写下来与朋友们分享。清晨,一觉醒来,看看时钟,正好是六点钟,习惯于在这个时间段起床,基本上差不太多,人体生物钟真是神奇。洗漱过后匆忙出门,约定的时间是七点集合发车,一定不能迟到。到了火车站前广场,一眼看去有不同于九路车的大客车停在站点附近,相信一定就是这辆车带我们去枣庄龟山风景区。广场上好多老年朋友在打太极拳,有音乐,真不错,看看时间还早,就站了一会,也有一些小的群体活动,三三二二的分散在广场上。看看来了不少的朋友,熟悉的打过招呼,也来到车上坐好,自知可能有晕车之嫌,所以坐到了第二排。依惯例第一排的车位是留给带队的朋友。到了发车的时间,来了二十五六位朋友,人数不足,也按时出车。本次活动是应大众论坛枣庄社区邀请而成行,几位枣庄市宣传部、市旅游局的朋友及鲁南商报枣庄的记者朋友,加上部分枣庄摄影界及文学界的朋友与我们一同前行。龟山行车子行驶很快,一个半小时后到达枣庄市区北面与枣庄朋友汇合,由枣庄车队带路,向目的地行进。对于龟山,知之甚少,凭感觉这里一定会有美丽的传说。听说过了龟山即是藤州,这里是我两位好友的家乡,更让我感到激动,可惜没有机会共游,一位亲爱的姐姐,一位可敬的哥哥,真是遗憾!枣庄文人更是高手如云,还有一位曾经向其请教古诗的朋友,才华横溢,玉树临风,呵呵,借其笔名而喻。龟山位于枣庄市市中区孟庄镇境内的,海拔331米,因其酷似伏卧子母龟而得名。山上古柏参天,林木繁茂,古迹众多。现山顶存有古寺庙遗址、木乃伊古墓、大小寨门等风景区。来到山脚下,一座小山挺拔峻秀,已到深秋的季节,小山不高确是满目绿意,可谓是青山绿水,是个好地方。照了一张合影后,开始上山,进入山门,沿着石阶向上,估计半小时就可以到顶。欢声笑语不断,我们车上的导游姑娘琪琪和我们一同上山,另有一位当地的导游给我们讲解沿途风景,在一个大大的缘字的大石前好多朋友拍照,相信和期待着这份美丽的祝福!据说某一时刻,当地的人们可以看到神奇的光笼罩着山顶,这是一座象征吉祥和幸福的所在。一路是不时可以看到雕像,大多是龟,其它有十二生肖,又附有讲解在一旁。看到的花只有黄菊,小野花迎风招展;一些以前用来盖房用的茅草,也是枯黄;幸好山上多是松树,所以到处是绿意。来到一处峰顶,一座大石雕立在眼前,据说以前只有状元才能登上的高台,今天我们也上来站站,这副雕像是一个美丽的传说,龙女夫人和神龟图,意为龙女用剑砍下神龟之尾,神龟化为石像,龙女念其相救之恩情,手举莲花也化为石像相伴于此。雕像很美,也是传奇。由于时间安排的紧凑,许多景点一晃而过,没有留下太深的印象,幸好还拍有部分照片作为留念。在九龙石之后,一座寺院座落在那里,佛香弥漫。在盘丝洞穿行时有些紧张感,沿着石砌下行,有的地方没砌,很窄,我们的队伍行进速度很慢。可以说没有空闲的手来拍照,一手扶一边石壁,还是不时有惊叫和笑声相杂,或许真是《西游记》中的妖精捉住唐僧的盘丝洞吧。出了洞中扶着铁链而上,出来后长吐一口气,感觉到累。休息几分钟,接着向西行进,很快到了寨门,再行进到达木乃伊古墓,压不住好奇之心,和同行几位进入,隔着玻璃棺去看,看到一位修道之人卧在里面,看清头部,真似真人,吓的几下窜了出来,说是真人,同行的都很外跑,有的朋友说是假的,没有拍照,也没听导游姑娘说明白,就继续下山的路。转来转去,又回到最早上山的那个叉道,到了龙女神龟雕像前,是十二生肖中子鼠的雕像和解说,呵,早先漏了这个没看到,又补上,这是我最喜欢的雕像。慢慢向下行,很快到达山门处,好多朋友早已回到这里等待。中午聚餐的时候,来到了一家渔庄,很雅致,饮食也颇有特色,整桌菜鱼类占一半还多,朋友们吃的很开心,在这里也结识了几个新的朋友。在会餐过程中,龟山风景区的负责人及渔庄经理来敬酒,一会枣庄的每一个朋友也过来,很感动,在这里,他们是主人!友谊在融洽的气氛中滋生,虽然记不住每位朋友的名字,可是笑容却记下了,这是人间有爱心的人走到一起来!爱心联谊会前些时间救助了一个名叫慧慧的女孩,枣庄的团体也是有类似的活动,社会影响都很大,社会评价更高!友谊在活动中成长,团体在活动中成长,愿更多的朋友走到一起来!抱犊崮大约一点半上我们又驱车来了抱犊崮,抱犊崮海拔584米,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于一体,据说有600多种植物在这里生长。这里也有美丽的传说:古时山下住着一个姓王的老汉,因无法忍受官吏的苛捐杂税,决心到又高又陡的楼山上去度过残生,可老汉家的耕牛无法上去,他只好抱着一只牛犊上崮顶,搭舍开荒,艰苦度日。谁料老汉平日饥食松子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