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论文.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0KB 金币:18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环境工程论文.doc

环境工程论文.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8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环境工程概论课程论文工业重金属废水处理的进展学生姓名:学号:2009摘要:本文主要就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废水做了简要的概述,简要介绍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并列举了一些新的进展。关键词:重金属;工业废水;进展Abstract:Thisarticlemainlyintheindustrialwastewaterheavymetalwastewaterarebrieflyoutlined,introducingbriefintroductionofindustrialwastewatertreatmentmethod,andgivessomenewprogress.Keywords:Heavymetal;Industrialwastewater.;progress1重金属废水的概念[1]众所周知重金属是人体健康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但如果超量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废水的大量排放,水源和土壤中重金属积累加剧,重金属污染越来越严重。重金属离子对水体的污染,由于其不易降解性和毒害性,被定为第一类污染物[2],因此如何减小和消除重金属危害已成为当前环保工作者和科研人员面临的一大课题。1.1工业重金属废水的来源和危害[3,4]1.1.1重金属废水的来源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工矿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未经适当处理就直接排放,引起水域的重金属污染。重金属废水来源于电镀、采矿、化工等部门。以及电解、农药、医药、烟草、油漆、颜料等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种类、含量以及存在形态随不同生产种类而异,变化很大。其广泛的来源造成了其防治的艰难。1.1.2重金属废水的危害[5,6]首先污染了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水源,造成了人类在工业化过程中的水资源紧张。其次废水中的重金属能被土壤作物吸收,且性质稳定,难降解,又能抑制作物生长发育,造成早衰、减产甚至死亡,并通过根系进入植物体。重金属废水及其化合物能在水生生物体内以及植物体组织内累积富集,通过饮水和食物链的生物积累、生物浓缩、生物放大等作用,最终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重金属废水是污染性很强的一类废水,。2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方法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方法有一下几种。2.1化学法主要有化学沉淀法、氧化还原法、气浮法、电解法等。2.2物理化学法主要有离子交换法、吸附法、膜技术等。2.3生物法[7]胶束强化超滤-电解法等。2废水处理的新进展2.1微生物降解金属络合物在处理含有重金属的废水中,络合物的存在往往使传统的化学沉淀法失效。离子交换、反渗透及生物吸附等技术也被用于处理含有络合物的重金属废水,但存在操作繁琐、处理费用昂贵等特点。因此,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求更加环保、经济适用的方法来替代,微生物修复就是这种方法之一。研究显示,微生物具有降解金属络合物的能力,通过微生物降解将金属离子从络合状态释放,将有利于水体中金属的去除与回收。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李大平研究员课题组开展了微生物法处理柠檬酸络合物含镍废水的研究,通过Pseudomonasalcaliphila对络合物进行生物降解,在降解过程中引发一系列金属取代-降解、吸附、积累等生化反应,最终实现废水中镍的彻底去除。2.2金属离子与生物大分螯合配位法段俊新,李曦[8]等人金属离子印迹聚合物的研究进展中通过金属离子与生物大分子的螯合配位作用,实现对药物、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印迹用于去除污水中的重金属的金属离子,此方法有很好的环保高效作用。2.3微藻修复法藻类的细胞壁由多糖、蛋白质和脂类组成,具有粘性,带有一定的负电荷,可提供氨基、酰胺基、羰基、羟基、醛基、硫醇、硫酸、咪唑、磷酸根和硫酸根等官能团与金属离子结合[9],这是微藻吸附重金属所必需的。影响藻类吸附重金属的因素除了细胞壁结构之外,还有细胞代谢及环境中的物理或化学因素等。微藻对重金属的吸附作用包括离子交换、表面络合、氧化还原、微沉淀及物理吸附。孙传范在微藻水环境修复及研究进展中阐述了微藻对污水具有很强的清洁能力,能够高效清除污水中的N和P,,研究发现死亡藻细胞因为细胞壁破碎,细胞内部更多的功能团外露,与离子结合的功能团增多且细胞膜失去选择透性功能,离子很容易通过而比活细胞具有更好的吸附效果[10]。3展望尽管处理工业污水的方法有许多,上述处理重金属废水的各种方法具有很多优点,但也在技术、运行成本、二次污染等方面存在缺陷,对现有技术的改造、对吸附材料的改造、研究开发高效环保型的工艺和技术是重金属废水处理的方向。对于含重金属离子废水的处理,仅将废水处理达标排放是不够的。处理后将重金属离子充分回收,处理后的废水回用,真正实现废水的“零排放”,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当前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11]。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