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中英鸦片战争(1840—1842年)(1)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2)导火线:1839年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3)主要经过:1840年6月,英国挑起战争。1842年8月,英舰开抵南京江面,清政府被迫求和签订《南京条约》。(4)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P5(4点)(5)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P5(最后一段)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1)根本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2)参战国家: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帮凶。(3)主要经过:1856年10月英、法发动,1860年,英、法军队进攻北京,火烧圆明园,俄国趁火打劫,共割占了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是近代侵略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4)影响: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3、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了“洋枪队”,1851年,太平军在广西金田村宣布起义,1853年占领南京,定为都城。1862年,击毙了洋枪队头目华尔。4、为了粉碎英、俄利用阿古柏分裂新疆的阴谋,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进军新疆,收复了除沙俄强占的伊犁地区以外的新疆全部领土。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5、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1)起因: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2)经过:1894年,日本占领朝鲜,侵略中国,在黄海战役中,邓世昌英勇抗敌,以身殉国,1895年初,日军攻占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同年4月,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马关条约》,战争结束。(3)《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P16(4)影响:《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P166、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1)起因:从1898年起,义和团掀起了一场反帝爱国运动,威胁到列强在华利益。(2)经过: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攻占天津,随后攻陷北京,慈禧太后带领光绪帝仓皇出逃,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3)《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P21(4点)(4)影响:《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P22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起步7、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2)目的:维护清朝统治(3)学习对象:西方先进生产技术(4)领导阶级:地主阶级(5)时间:19世纪60—90年代(6)髡牛骸笆σ某ぜ家宰郧俊?(7)代表人物:中央—奕欣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8)主要内容: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近代军事工业(具体),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民用工业。后来还筹建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兴办了京师同文馆等一批新式学堂。(9)结果:甲午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灭,标志着洋务运动彻底破产。(10)性质:封建统治者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11)评价:消极: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积极:通过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工业,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对西方列强、侵略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12)1880年,李鸿章兴建了全长11千米的唐胥铁路。清末状元张謇成为实业救国的典型代表。8、戊戌变法(1895年—1898年)(1)背景:《马关条约》签订,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领导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3)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4)学习对象:西方先进制度(君主立宪制)(5)主要经过:公车上书(6)“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P34(7)性质:资产阶级领导的一场政治改良运动。(8)失败原因:①资产阶级力量薄弱,依靠一位没有实权的皇帝。②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极力反对。(9)历史意义:P359、辛亥革命(1894年—1912年)(1)领导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派(2)学习对象:西方先进制度(民主共和制)(3)代表人物:孙中山(4)指导思想、政治纲领—三民主义(具体)(5)机关刊物—《民报》、革命团体:兴中会;革命政党:同盟会(6)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7)主要经过:P38-39(8)历史意义: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同时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中国近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