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财第9章企业所得税会计(3).ppt
上传人:小新****ou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3.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财第9章企业所得税会计(3).ppt

高财第9章企业所得税会计(3).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Chapter9企业所得税会计所得税会计概述1.2两组概念如:发给员工使用的自造商品建造固资领用的自造商品如:资产减值损失1.3当期所得税的计算资产负债表债务法2.1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思路和程序2.2计税基础和暂时性差异几种资产的计税基础示例:1.除内部研发形成的无形资产外,初始确认入账金额一般等于其计税基础。2.内部研究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研究阶段费用化,开发阶段符合条件后资本化。符合“三新”的项目,未形成无形资产的,在发生当期按150%税前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成本的150%摊销。计税基础=成本×150%.3.后续计量时,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会计不要求摊销,每期末进行减值测试。计税时按规定的摊销额税前扣除,但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允许税前扣除,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发生差异。计税基础=成本-摊销额。1.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实际处置时,价款扣除历史成本后的差额计入处置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2.持有期间的计税基础为初始计量成本,从而在公允价值变动中,与账面价值发生差异。1.投资性房地产:成本模式下,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确定与固资、无形资产相同;公允模式下,账面价值按公允价值调整,计税基础的确定与固资、无形资产相同。2.其他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资产:计税基础不随提取减值准备而变化,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后,与账面价值之间发生差异。2.2计税基础和暂时性差异几类负债的计税基础示例:1.预收款项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作为负债,一般情况下,在未来期间可以税前抵扣的金额为零,计税基础等于账面价值。2.某些情况下,预收款项产生时已计算交纳所得税,未来可全额税前扣除,计税基础为零。1.给职工提供的报酬等费用在未支付前确认为负债,在税前扣除标准以内时,允许税前扣除,计税基础为零。2.若应付薪酬超过规定标准,超过的部分不允许税前扣除,产生负债的计税基础等于账面价值。1.与收益有关的政府补助,作为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或免税,不会形成暂时性差异。2.与资产有关的政府补助,于取得时确认为递延收益,形成负债。若该项政府补助免税,则账面价值等于计税基础;若该项政府补助作为应纳所得额,则税前扣除,即计税基础为零。1.如罚款、滞纳金等,在未支付前作为费用,同时作为负债反映。2.罚款、滞纳金不允许税前扣除,其计税基础等于账面价值。暂时性差异分类示图2.3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确认与计量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和处理示图重要公式:·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末余额-其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末余额-其期初余额)·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计入利润表但计税时不允许税前扣除的费用±计入利润表的费用与可予税前抵扣金额的差额±计入利润表的收入与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收入的差额-税法规定的不征税收入±其他需要调整的因素·当期所得税费用=当期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的所得税税率·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注意要点:牢记产生的递延所得税不计入所得税费用的两种特殊情况。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演变3.2应付税款法、利润表递延法和利润表债务法3.3四种处理方法的比较所得税会计对企业合并的影响4.1企业合并及其分类吸收合并:合并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被合并方的全部净资产,并将有关资产负债并入合并方的账簿和报表进行核算。控股合并:合并方通过企业合并交易或事项取得对被合并方的控制权,合并方能够主导被合并方的生产经营决策并从中获利,且被合并方仍维持其独立法人资格继续经营。新设合并:参与合并的各方在企业合并后法人资格均被注销,重新成立一家新企业,由新企业经营。4.2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所得税会计处理4.3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所得税会计处理4.4抵销内部交易产生的递延所得税ANYDOUBT?COPYRIGHTBY@JAMESZENG活动主题图片或者表格文字说明内容说明图片或者表格文字说明内容说明图片或者表格文字说明内容说明标题内容内容说明,主题说明内容说明,主题说明内容说明,主题说明Interaction在此录入标题内容福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