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十一章集装箱码头业务统计实务集装箱码头统计指标体系的组成安全质量统计指标生产经营成果统计指标劳动生产率统计指标生产设备(设施)及运用统计指标船舶在港停泊时统计指标燃料、物料消耗统计指标财务收支及资金占用统计指标经济效益统计指标吞吐量统计指标装卸工作统计指标运输船舶停时统计指标码头泊位运用统计指标库场运用统计指标码头生产设备(设施)实有数统计指标装卸机械运用统计指标道口流量统计指标经济效益统计指标一、吞吐量统计指标集装箱码头的统计指标及体系(三)指标定义和计算方法1、吞吐量指经由水路运进、运出港区范围,并经装卸的货(箱)数量(包括补给运输船舶燃、物料和淡水)。它是反映港口船舶装卸任务量的指标。计算单位为“吨”或“TEU、UNIT”。“港区范围”是指各港口港章中规定的或经港口当地政府机关划定的港口陆域、水域范围。“箱”仅指集装箱。吞吐量的计算方法:(1)自本港装船运出港区的货(箱)计算一次出口吞吐量。(2)由水运运进港区卸下的货(箱)计算一次进口吞吐量。(3)由水运运进港区,经装卸又由水运运出港区的转口货(箱)。不论是船到船直接转口,或是经过库场后再装船转口,均分别按进口卸船和出口装船,各计一次吞吐量。(4)补给国内外运输船舶的燃、物料和淡水,计算为出口吞吐量。(5)由水运运进港区的建港物资、人防物资和防汛物资,并在港内消耗的(包括港用机械、设备等),计算进口吞吐量。(6)由水运运进、运出港区的邮件、行李、包裹,分别按进口或出口计算吞吐量。2、集装箱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是吞吐量的一部分。集装箱按其标准不同可分为国际标准集装箱、国内标准集装箱。计算单位为“吨或TEU”。集装箱吞吐量除按一般货物统计其重量(含箱皮重)外,还要按箱型、空重箱统计其自然箱数,并且按各自的换算系数折合成20英尺标准箱(TEU)进行统计。国际标准集装箱换算系数的计算公式:换算系数=集装箱自然长度英尺/20英尺3、中转吞吐量指报告期内从某港口装船运至本港卸货,后又运出到出其它港口的货(箱)数量。这里“本港”称中转港,经装载换装运输工具的货(箱)称为中转货(箱)。4、本地吞吐量吞吐量中扣除中转吞吐量后的剩余部分5、吞吐量分析及考核指标(1)计划兑现率是指报告期内完成吞吐量计划的天数与工作天数之比。用于反映计划编制准确程度的指标。计划兑现率(%)=(完成计划天数/工作日天数)×100%(2)日不平衡系数是指报告期内吞吐量最高日吞吐量与日平均吞吐量之比。用于反映生产节奏情况的指标。日不平衡系数=最高日吞吐量/日平均吞吐量(四)吞吐量统计分组1、按进、出口可分为进口吞吐量、出口吞吐量进口吞吐量:指经由水运运进港区范围并经装卸的货(箱)数量。出口吞吐量:指经由水运运出港区范围并经装卸的货(箱)数量。2、按贸易性质可分为外贸吞吐量、内贸吞吐量外贸吞吐量:指我国与外国及地区(港、澳、台)之间贸易往来运进运出港口并经装卸的货(箱)数量,包括在我国港口中转的转口贸易货(箱)数量。内贸吞吐量:指我国国内贸易运进运出港口并经装卸的货(箱)数量。3、按航线可分为国际航线和国内航线国内航线:航线挂靠港中,只有国内港口的航线。分沿海航线和内河航线。国际航线:航线挂靠港中,有国外港口的航线。又分为近洋航线和远洋航线。4、按货物流向(装货港或卸货港)可分为七大洲及其国家(地区)。5、按承运船舶的船籍可分为国轮和外轮。6、按船公司分组。7、按货物(箱内货)的类别可分为17大类(具体参见交通行业标准JT0019-88《运输货物分类和代码》)。8、按承运船舶的船型可分为全集装箱船、半集装箱船、捎带船等。9、按装卸货物的作业地点可分为码头泊位、浮筒等,其中码头泊位要逐个分别统计。10、按装卸货物的作业方式可分为直接经岸、水上过驳。直接经岸:指货(箱)从岸上直接装至运输船上或从运输船上直接卸至岸上的数量。水上过驳:指船舶装卸不经码头岸边,直接在水上驳船同大型船舶间进行装卸作业的作业货(箱)数量。包括运输船至运输船的直接换装(亦即船过船转口),以及运输船与港内驳运船舶之间的换装数量。11、按承运船舶的班期可分为定班船(亦称班轮)和不定班船。(五)具体规定吞吐量统计的截止时间:在报告期末的当日18点(含18点)前,整船装船或卸船结束,并办完交接手续的,方可统计为本报告期货物吞吐量。如果至本报告期最后一天的18点还未装船或卸船完毕的,则不论其剩余数是多少,全船出口或进口货(箱)数量全部计入下一报告期。(六)原始资料吞吐量统计的原始资料为进/出口小结、进/出口船图、昼夜计划表等。二、装卸工作统计指标集装箱码头的统计指标及体系(三)指标定义和计算方法1、装卸量是指经由水路或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