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XXXXXXXX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报告题目16位模拟机的设计姓名XXXXXX学号____________班号__________同组人员指导老师成绩2010年12月30日目录1.课程设计目的22.开发工具选择23.方案选择24.指令系统设计25.模型机框图设计46.指令流程图57.微指令格式58.VHDL实现79.调试仿真1510.课程设计回顾总结19参考文献19附录另附excle表一、课程设计的目的(1).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动脑和动手解决计算机设计中的实际问题。综合运用所学计算机组成原理知识,在掌握部件单元电路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其组成系统构造一台基本的模型计算机,掌握整机概念,并设计机器指令系统,编写程序,在所设计的模型计算机上调试运行。(2).通过一台模型机的设计过程,明确计算机的控制原理与控制过程,巩固和灵活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计算机组成的一般设计方法,提高学生设计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为从事计算机研制与设计打下基础。二、开发工具选择利用QuartusII软件,在此平台上,采用硬件描述语言VHDL为设计工具,编写并调试VHDL程序,然后做功能仿真,以实现想要的功能。三、方案选择设计一个16位模型计算机:采用单总线微程序控制方式,两种寻址方式(直接寻址、寄存器寻址)。微程序控制方式由微指令译码产生。微程序中一条机器指令往往分成几步执行,将每一步操作所需的若干为命令以代码编写在一条微指令中,若干条微指令组成一段微程序,对应一条机器指令。然后根据系统的需要,事先编制各段微程序,将它存入一个专用寄存器(即控制存储器)中。微程序执行过程:(1)从控存中逐条取出“取指令操作”,执行取指令公共操作。(2)根据指令的操作码,经过微地址形成部件,得到这条指令的入口地址,并送入微地址寄存器中。(3)从控存中逐条的取出对应的微指令并执行。(4)执行完一条机器指令对应的微程序后又回到取指微程序的入口地址,继续第(1)步,以完成取下一条机器指令的公共操作微程序控制器基本框图如下:(如图1所示)微地址字段............微命令字段译码器微命令序列…......微指令存储器uAR指令代码IRPC微地址形成电路微地址寄存器uAR控制存储器CM图1微程序控制器基本框图四、指令系统设计(1)指令格式模型机采用定长指令格式,每条指令16位长,操作码占4位(15~12位),两个操作数各占6位,每个操作数的寻址方式各占一位,源操作数的寻址方式为5位,操作数占4~0位,目的操作数的寻址方式占第11位,操作数占第10~6位。当寻址方式为直接寻址时,操作数位置上是内存地址号,当为寄存器寻址时,操作数位置上是寄存器号。涉及到的操作有LOAD、ADD、SUB、AND、OR、JZ、STA、INC、DEC、NOT、JMP、NOP等等。151211106540OP寻址方式寄存器号或内存号寻址方式寄存器号或内存号目的操作数源操作数(2)寻址方式编号寻址方式含义0直接寻址主存中为操作数1寄存器寻址寄存器中为操作数表1寻址方式(3)指令类型操作编码含义ADD0000加SUB0001减AND0010与OR0011或JZ0100判断相等STA0101传送LOAD0110赋初值INC0111自增DEC1000自减NOT1001非JMP1010无条件跳转NOP1011无操作表2指令类型(4)通用寄存器寄存器编号R00000R10001R20010R30011表3寄存器编号(5)指令举例按下列顺序执行各指令。内存号指令描述0LOADRi将操作数2赋值给所有寄存器1ADD[15]R1将R1寄存器内容与内存中对应操作数4相加2SUB[14]R0将内存中对应操作数3与R0寄存器内容相减3AND[15]R2将R2寄存器内容与内存中对应操作数4相与4OR[14]R0将R0寄存器内容与内存中对应操作数3相或5JZ[16]R2判断R2寄存器内容跟内存中对应操作数5是否相等6STA[17]R3把R3寄存器内容放入指定内存单元7INC[14]将主存中单元内容自增8DEC[15]将主存中单元内容自减9NOT[13]将主存中单元内容取反10NOP空操作11JMP[13]强制跳转到主存内容所指向的指令处执行12112号内存单元中为113213号内存单元中为214314号内存单元中为315415号内存单元中为416516号内存单元中为5表4要做的机器指令五、模型机框图设计模型机数据通路如下图2数据通路结构图寄存器的位数所有的寄存器都均为16位:通用寄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