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武留信教授1983年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医疗系。现任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研究员。从事心血管病临床、人体健康检测与评估技术及标准研究工作20多年,是国内较早开展亚健康与健康管理研究的学者之一。现兼任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副总编,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及世界中医联合会亚健康专目录健康管理概念的形成与发展现代健康概念的提出及其发展:远古时期:没有病就是健康近代时期:活的时间长就是健康现代时期:“三位一体”和健康寿命相关概念整体健康wellnessorholistichealth医学适应性健康Medicalfitness健康素质healthquality健康health亚健康subhealth亚临床subclinic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健康概念的演变20世纪末WHO还提出了衡量个体健康的10项标准:①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对日常生活和工作压力;②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无论事情大小都不挑剔;③精神饱满,情绪稳定,善于休息,睡眠良好;④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应变能力强;⑤能够抵御一般性的感冒和传染病;⑥体重得当,身体均匀,站立时头、肩、臂的位置协调;⑦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发炎;⑧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牙龈颜色正常;⑨头发有光泽,无头屑;⑩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匀称。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基本概念健康素质的内涵及构成要素:身体基本结构与形态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社会交往与环境适应性素质综合健康素质—健康商数抵御病伤和恢复健康的能力水平素质与健康素质构成图1“上医治未病”现代亚健康概念形成2亚健康由来:二十世纪80年代:前苏联学者提出“第三状态”和“灰色期”;二十世纪90年代初:“中间状态”和“病前状态”、“欠健康”、“半健康”等概念的提出;二十世纪1997年:北京“首届亚健康学术研讨会”正式提出亚健康状态的概念及表述;(王育学与亚健康概念,吴大珍与三态比例划分,北京青年报记者的作用)六种表现状态疾病前状态不明原因的疲劳和虚弱状态欠完美状态与生理年龄不相称状态微生态失衡状态脑认知疲劳与心理调节失衡状态人体健康依赖于健全的生态环境自然宏观生态环境:天、地、人合一;万物共存,协调发展;资源的有限利用与无限保护;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人体自身的微生态环境:人体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的各级生态组织,及其相应生态空间的相互依赖的动态生理性平衡状态。微生态失衡:即人体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的各级生态组织,及其相应生态空间的相互依赖的动态生理性平衡状态发生了不平衡,如果发生失调则为亚临床或临床状态。人体微观生态平衡对健康的有益作用以躯体表现为主型以精神心理表现为主型以社会适应性表现为主型以道德方面为主型混合型按照亚健康概念的构成要素分为:身心上有不适感,但又难以确诊的“不定陈述综合征”某些疾病的疾病前状态一时难以明确其病理意义的“征”病原携带状态临床检查的高、低限值状态高致病危险因子状态微生态失衡状态认知疲劳与心理失衡状态神经精神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骨关节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呼吸系统特殊感官系统亚健康不同于亚临床亚健康不等于慢性疲劳综合征亚健康与某些功能性疾病需仔细鉴别亚健康不能与某些精神、心理疾患混为一谈中西医对亚健康的认识和表述有差别心理健康健康亚健康评价方法及相关研究进展什么是管理?传统管理:形成时期:形成于18世纪后期~19世纪末,伴随资本主义工厂制度兴起到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结束的过程;基本特征:管理者仅仅靠自己的经验进行管理,缺少完善的制度和规程,因此带有很多局限性及盲目性;基本内容:1.企业的拥有者既是企业的组织者和管理者;2.企业管理者单凭自己的直觉和经验进行管理;3.企业管理者只会从增加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和降低员工工资方面进行经营管理;4.企业规模小、机构和管理层次简单;5.没有培训、没有标准和规范。代表人物:英国的亚当·斯密(AdamSmith)和大卫·李嘉图(D.Ricardo)科学管理:形成时期:形成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是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阶段过渡的产物。基本特征:作业程序规范化,操作标准化,管理制度化;基本内容:1.选用最合适的劳动工具,集中先进的、合理的操作动作,制定出标准的操作方法和规程;2.按照作业标准化的要求培训员工;3.规定完成合理操作的标准时间;4.实行刺激员工积极性的计件工资;5.执行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的分离,即对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合理分工,并确定各自的责任。基本要素:1.计划和提出任务;2.组织和建立体系;3.指挥和实施领导;4.协调和理顺关系;5.控制和规避风险;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