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陂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101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黄陂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

黄陂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黄陂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发布时间:2011年07月20日信息来源:本站浏览量:黄陂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武汉市委关于制订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黄陂区委关于制订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本规划纲要是未来五年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蓝图和总体部署,是全区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职责、编制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制定年度计划以及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第一章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一、发展新起点“十一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构建“富裕黄陂、和谐黄陂、生态黄陂”的总体目标,坚持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道路,抢抓战略发展机遇,积极应对金融危机、自然灾害等多种风险和挑战,完成或超额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步入了科学发展的新阶段。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经过“十一五”的持续提升,全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07年以来,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县(市、区)域综合经济实力第三名。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56.97亿元,是2005年的2.63倍,年均增长15.9%(按可比价格计算);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43.03亿元,是2005年的6.1倍,年均增长43.4%;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1.01亿元,是2005年的5.5倍,年均增长40.5%;工业经济全面提速,“四区十园”建设陆续启动,临空产业、农产品及食品加工、机电制造等主导产业逐步壮大,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46.84亿元;服务业发展增势强劲,现代物流、商贸、旅游、房地产等呈现加速发展势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3.55亿元;都市农业稳步发展,被评为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区农业总产值达到73.1亿元;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重由“十五”末的27.7:31.5:40.8调整到19.2:44.5:36.3。城乡建设协调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功能实现新提升。“十一五”时期,全区以构建现代化新型城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为目标,不断加大建设投入,城乡发展架构进一步完善。城镇功能不断提升,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天河机场二航站楼建成运营,“三桥二路”建成通车,武汉北铁路编组站正式运营,新黄武、新十公路启动建设,新建了区人民医院,搬迁改造了区中医医院,启动了前川旧城改造,推进了前川老河道改造,“双创”工作走在全市新城区前列。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投入8.5亿元完成了616个村(含社区)的家园建设创建任务,农村公路实现“村村通”、“湾湾通”,全区路网密度居全省第一。完成了15座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大中型泵站及155-800KW骨干排灌泵站更新改造,进行了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基本完成了全区饮水安全工程,百万黄陂人民吃上了安全放心的自来水。加快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先行试点工程,持续推进“绿色黄陂行动计划”,实施了重点水体水环境综合整治,滠水河水环境跨区域联保联防迈出全省第一步,企业资源循环利用和减排工程建设稳步实施,全区万元GDP能耗平均每年下降4%以上。民生不断改善,和谐社会建设展现新成就。“十一五”时期,全区注重改善民生,全面推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均衡发展,社会发展呈现和谐进步的态势。大力推进以创业带动就业,重点开展了以“四送”为主要内容的就业服务和全民创业行动,获得“全国十佳全民创业示范县(市)”称号,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下。城乡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区城乡低保实现了应保尽保,其中城镇低保人数达到13074人,农村低保34921人。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在全市率先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深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全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050.9元,年均增长12.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950元,年均增长14.5%。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迸发新活力。“十一五”期间,全区抢抓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发展机遇,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促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更具生机活力。各项改革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展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建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和全民创业个人担保制度,重组了区城投公司,区农村商业银行挂牌。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成功举办了首届汉交会和五届木兰旅游文化节,组织参加了鄂港粤、鄂沪经贸洽谈会、中博会、华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