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层解读沈从文的小说”-------结题报告.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4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深层解读沈从文的小说”-------结题报告.doc

“深层解读沈从文的小说”-------结题报告.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深层解读沈从文的小说”-------结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这是沈从文在1961年题为《抽象的抒情》未完遗作一文前的题词。从当年沈从文以一个“乡下人”的身份登陆文坛,到如今依旧“红火”的“沈从文热”,近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沈从文小说的无穷魅力及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体认与肯定。无疑,沈从文的小说在现代作家中是独树一帜的,在他的笔端,充满了对乡土的诗化写意,更表达了对人性的深入了解和宽容,库普林说过:“我认为人生的全部意义,在于精神、美和善的胜利”,而沈从文的创作正好恰如其分地诠释了这一点。即使当他已经成功转变“乡下人”的身份,成为一名“京派作家”后,他仍然固守着内心深处的一片净土。总体而言,当前学界对沈从文小说的研究处于一个整体上升的时期,研究思想由偏狭走向开阔,研究方法也日趋多样化,特别是广泛引进西方的哲学、心理学与新批评理论。不过,尽管沈从文小说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仍有不少空间可供开拓,而且,一些问题目前只是初步提出,有待进一步细致的研究。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在对沈从文小说的独特风格的表现与成因研究方面,过去的研究多强调作家本人的“湘人”背景,所进行的文化学解读往往也显得较为单一,缺乏多学科的复合研究。面对日益城市化、并处在中西方文明冲突中心的今日中国,沈从文小说曾经也将继续以其特有的言说方式带给我们深刻的启迪,深入的解读沈从文的小说对于教师本身的成长与教学都很有重要的意义。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与研究现状:研究现状:1、国内对沈从文小说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建国前(1925—1949)。第二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末。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具体见开题报告)2、海外研究方面,美国汉学家金介甫1977年完成的哈佛大学博士论文《沈从文笔下的中国》第一个在世界文学的层面上给了沈从文以明确的崇高地位,对后来的大陆学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与启发。日本学者小岛久代的《沈从文——人与作品》于1997年出版,这是日本第一部沈从文研究专著,主要注重于沈从文小说的人物与主题分析。新加坡华人教授王润华长期以来一直进行着沈从文小说的文本、小说理论及文化研究,其《沈从文小说新论》(1998)诠释了沈从文所努力建立的中国现代小说新传统的突破性特征。西方的其他研究者如白保罗、罗莎、马悦然则更多的是从比较的眼光来考察沈从文小说的乡土特色和人类学内涵。本文将结合文化学、叙事学和心理学三种理论对沈从文的小说进行深入探析。以往的相关研究多偏重于单一的视角进行文本解析,但沈从文小说独特风格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样化的特征,而且形成原因也十分复杂。通过文化学、叙事学和心理学三视角同时对其进行不同层面的分析,可以对相关问题作出更深刻、更合理的解释。三、课题内容、步骤:主要研究内容:沈从文小说中的文化冲突范型、沈从文小说的叙事策略及其对冲突的消解、沈从文小说叙事策略的文化。重点:在文化冲突与融合的背景中对沈从文小说进行叙事学读解,研究其小说的叙事策略及其对冲突的消解以及叙事策略的文化-心理成因,深入地理解其创作特点与文学价值。步骤:(1)准备阶段:完成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申报工作。进行理论资料的准备,阅读书籍、调查分析,收集资料,起草并论证“课题实施方案”,制定详细计划。(2)研究阶段:根据实施计划进行研究,依据相关研究资料收集第一手资料,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和论文。(3)总结阶段:对课题的研究成果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形成总结报告和论文。四、课题研究的方法:本文研究方法倾向于“文本细读”、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从文化学、叙事学和心理学的不同视角分析沈从文的小说。“文本细读”作为现代文学批评的重要术语,最早是由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活跃于英国和美国的大学以及文学批评界的新批评派提出来的。所谓文本细读,是指读者通过作品文本的详细阅读,进行细致、精确的语义分析,从而实现对文本意义准确、透辟的解读。所谓比较方法,也称比较研究方法、比较分析方法,是社会科学的普遍研究方法。比较是认识事物的基础,是人类认识、区别和确定事物异同关系的最常用的思维方法,比较研究法现已被广泛运用于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比较方法运用于文学研究,便形成文学比较研究方法。沈从文身为现代作家的特殊案例,其经历丰富,面临的文化选择也较多样,他的文化意识及其价值观念也经受着种种冲击。沈从文的一生,可以说是在乡土与都市间游离,在苗与汉中踌躇,在京都与洋场中挣扎,在南与北中颠簸。他一方面竭尽所能地想驻扎进汉文化重地,一方面又痛感传统文明在都市中的堕落。进则心力交瘁,退又顾虑重重,常常陷入一种茫然无措的焦虑和困惑,这种焦虑和困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