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咏史怀古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怀古诗的特点(1)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2)内容:国家――国运衰微,统治者――荒淫奢侈,名地――昔盛今衰,古人――壮志难酬,忧国伤时,孤寂失意。(3)手法:用典???对比???借古讽今????吊古伤今(4)语言:含蓄蕴藉(5)意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如:吴钩乌衣巷淮水柳营后庭花(6)表现手法:运用典故,今昔对比,借古讽今,即事议论(7)思想感情:吊古伤今,昔盛今衰,怀才不遇(8)风格: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鉴赏咏史怀古诗的步骤和方法要弄清史实。要对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有一定的了解,比如像赤壁、金陵、汴河等一些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地名。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多积累一定的历史知识。当然,诗词的注解,有时也能很好地帮我们完成这第一步。要体会意图。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者触发感慨的媒介。辛弃疾登上京口北固亭,从历史上孙权、刘裕以京口为基地坚持抗击北方劲敌,联想到南宋小朝廷在风雨飘摇中苟且偷安,这京口北固亭就是触发诗人感想的媒介。南宋小朝廷的苟且偷安,自己的报国无门,也就是诗人引发诗思的现实原因。要领悟感情。诗人咏史怀古,大致有这么几种情况:一种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的思考,诗人自己并不置身其中,如杜牧的《题乌江亭》。另一种情况是把史实与现实扭结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抨击社会现实,如《念奴娇??赤壁怀古》。要分析写法。不同的写法,是由主题的需要而决定的。有以景衬情的,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有议论引发的,如清人刘献庭的《王昭君》,对汉元帝统治的无能作了辛辣的讽刺。也有作正反对比,或是侧面烘托。另外,引用典故也是咏史怀古诗常用的表现手法。挖掘二者连接点怀古诗小结*咏史怀古诗鉴赏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连接点讨论?杜甫诸葛亮不同结果付出理想才情时代人物角度战争频仍动荡不安战争不断安史之乱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匡扶汉室,一统天下许身稷契,志在匡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拼尽全力,不遗余力统一大业未成内心壮志未酬仕途坎坷终遭贬谪志向未就壮志未酬收二川,摆八阵,七擒六出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仕途屡遭贬谪,失意难耐。主旨:诗人以古人自比,以诸葛自况。通过对比既表现了对诸葛亮的钦佩与赞美之情,还包括因没有实现梦想的而表现出来的惋惜之情。在对比中流露出失落,在同病相怜中感受共鸣。总结一:怀人伤己作者追念古人一般是由于古人的身世与际遇和作者有了某种相似性,触发点在古人,落脚点在自己。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被贬)对比失落型:古人展抱负,建功业,得遂心愿,自己却因为某种原因被朝廷冷落或不能才尽其用,从而有了郁郁寡欢乃至消极遁世之心。同病相怜型:自己和古人的遭遇相同,追思古人更体现自己的不得意怀人伤己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方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总结:表现手法――借景抒情,以景衬情问题:既然诗歌重在写人,那么,景物描写可以删掉吗?为什么?不可以。其一:“森森”,是祠堂所在的标志,也是历代人民爱戴诸葛亮的见证。奠定景仰的感情基调。其二:碧草映阶,自为春色――因游人行踪难至;黄鹂隔叶,空作好音――因诗人无心倾听。渲染苍凉的气氛,奠定了伤感的感情基调。石头城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石头城唐朝(中唐)连接点讨论?总结今昔唐朝(中唐)石头城对象角度金陵,六朝均建都于此,彻夜笙歌、欢乐无时;繁华经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繁盛兴旺至唐初废弃,二百年来久已成为一座“空城”;冷落荒凉牛李党争、宦官专权、藩镇割据;衰微破败依旧的山月,依旧的潮水,见证了六代富贵繁华已逝的历史沧桑,物事人非的感慨以及故国萧条之感,此外,更是在讽喻现实,警示当朝统治者。总结二:怀古伤今:古代以寒士为主流的诗人,在心怀济天下拯黎民的念头而去关注国家政治、社会生活时,常借写古迹、古事来表达对现实的关切、热情、不满或是警戒的一类诗歌。怀古尽管触点在古,但实际上表现了对现实的强烈关注。怀古伤今第一类是古盛今衰型:繁华远去,只留荒芜,物换星移,世事沧桑第二类是物是人非型。风景依旧,朱颜已改。物是人非,讽今伤今作者身置其外,站在历史的高度,表达独特观点,启迪世人。李白的《越中揽古》越王勾践灭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至今只有鹧鸪飞。杜牧的《题乌江亭》刘禹锡的《石头城》理性反思作者身置其中,发一己感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拟人;借古讽今;虚实相生;对比;直抒胸臆;用典表现手法找准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