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病防治工作会议讲话.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地方病防治工作会议讲话.docx

地方病防治工作会议讲话.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地方病防治工作会议讲话在2010年全市地方病防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市卫生局副局长**2010年4月13日同志们:2010年全市地方病防治工作会议,是我市执行“十一五”地方病防治规划收尾之年召开的一次很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全省地方病防治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09年地方病防治工作,交流经验,表彰先进,签订2010年地方病防治目标管理责任书。应该说,会议时间虽短,但内容充实,开得很成功。下面,我讲几点意见。(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一、全市地方病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绩2009年,是我市完成“十一五”地方病防治规划任务取得关键性进展和显著成绩的一年。市、县、乡各级地方病防治人员不畏艰难,恪尽职守,吃苦耐劳,兢兢业业,高质量地完成了各项防治工作任务,为全面完成“十一五”地方病防治规划任务迈进了一大步,为保护病区群众身体健康做出了积极贡献。一是队伍建设继续得到加强。2009年,市、县分级举办地方病项目和岗位培训班共计30期,培训地方病防治人员640人次,极大地丰富了地方病防治人员的业务知识,提高了防治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项目执行能力,提升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二是地方病防治示范县建设经验在全市推广。2009年,在省、市的统一安排部署和指导下,县级政府高度重视,积极行动,努力工作,高质量地完成了示范县经验推广任务,经市级验收、省级抽查考核,全部合格,示范县建设经验在全市范围推广。已完成示范县创建工作的县市区,政府领导对地方病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得到明显加强,有关部门配合更加密切,社会参与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经费投入显著增加,实现了病情底数比较清楚,防治网络比较健全,宣传教育比较到位,综合防治措施落实的工作目标,初步建立了地方病防治长效工作机制。三是中央资助和省级地方病防治项目任务全面完成。根据中央公共卫生项目和省级年度工作任务要求,我市及早动手,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召开工作会议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安排部署地方病监测、调查、健康教育、人员培训等国家项目及省级地方病监测、患者治疗、病区控制考核、宣传教育等防治任务。各级通过加强对项目的管理、指导和检查,在各级地方病防治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各项任务全部完成或超额完成。全市碘盐覆盖率、碘盐合格率、合格碘盐食用率均在98%以上,达到了国家消除碘缺乏病标准;大骨节病病情显著下降,9个病区县全部达到控制病区标准;克山病病情处于平稳低发态势;完成地方病患者治疗5136例,为地方病患者解除了痛苦;全市开展了5.15“防治碘缺乏病日”宣传和地方病健康教育活动,家庭主妇和小学生地方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均达到90%以上。以上工作的开展,使我市地方病防治成果继续得到巩固和发展。一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和各成员单位的密切配合,为完成地方病防治年度工作任务提供了重要保障;各级地方病防治工作者以高度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兢兢业业、勤奋工作,使我市地方病防治工作又取得了新的成绩。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卫生局,再次向关心、支持地方病防治工作的各级政府、各成员单位、社会各界和常年辛勤工作在地方病防治第一线的管理和专业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二、深刻认识地方病防治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进一步增强做好地方病防治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目前我市地方病防治工作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一是全市地方病危害尚未完全消除,防治任务仍然十分繁重。虽然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我市已经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但防治工作还面临着不少问题,尤其在部分边远落后地区,原盐和非碘盐冲击合格碘盐正常供应的现象时有发生,对当地人口素质的影响不容忽视。二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依法、科学、规范防治地方病,这对我们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求。随着人民群众营养水平逐步提高,依据不同人群碘、硒营养需求进行科学补碘、补硒的任务逐步凸显出来,需要我们深入研究。三是部分县市区防治经费投入不足,影响防治措施的落实和日常工作的开展,长效工作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四是地方病病区群众防病意识不强,影响防治成果的持续巩固。另外,面临机构改革,防治管理机构不够稳定,易于影响管理者的工作心态。针对以上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逐一解决。我市是地方病重病区,全市13个县市区500万人口不同程度受到地方病的危害,这不仅给当地群众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影响,也给当地的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地方病是与自然、地理环境相关的疾病,经人为的干预可以得到暂时控制,但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人类在很长时间里难以改变。因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认识到地方病的危害性,认识到地方病长期存在的事实,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把重点地方病的预防控制作为疾控工作和农村卫生工作的大事来抓。各成员单位、各县市区卫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