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源危机:中间环节盘剥重重 劣奶驱逐良奶.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奶源危机:中间环节盘剥重重 劣奶驱逐良奶.doc

奶源危机:中间环节盘剥重重劣奶驱逐良奶.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xiangaishinian.org奶源危机:中间环节盘剥重重劣奶驱逐良奶奶牛吃不起草,好奶没有好收购价,个人奶站林立,中间环节盘剥重重奶源危机:哪个环节出了错奶业质量真相方辉编者按/消费者再也不能承受来自乳品行业的任何风吹草动。当有,中国奶业第一炮筒;之称的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炮轰新国标被大企业绑架的言论一出,牛奶行业内外无不沸腾,一时间,关于新国标到底在保障谁的利益的争论此起彼伏。作为标准的制定者,卫生部认为新标准符合国内实际情况,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占比70%的散养殖户的利益。事实果然如此吗?《中国经营报》记者在内蒙各地的调查中发现,新标准下的散养殖户收益依然收紧,奶源质量这个词在养殖、收购检测、奶站环境等环节依然不是第一要义。乳品行业内外苦苦追求的高品质奶源仍然只是一个传说。,乳品企业给的统一价格是每公斤2.8元,只要符合最低标准,超出标准收购价格也不会高。;家里有3头奶牛的土默特左旗大高阳村章女士觉得既然收购价格一样,没有必要喂好的饲料提高奶牛产奶质量。更何况,饲料价格节节攀升,占中国牛奶养殖70%的散户奶农只能在提高产量和压缩成本上动脑筋,而对于消费者关心的牛奶质量,奶农们显然无暇或不愿顾及。提升牛奶质量的方针在养殖环节就已经成了一纸空谈。更意外的是,《中国经营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被认为循着散户奶农们的生存逻辑而建立的新奶业国家标准,并没有改变奶农日益紧缩的经济收益,而尚未改变的收购模式依然在挫伤奶农提高奶源质量的积极性,乳业困局仍然存在。牛吃不起草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内蒙的奶牛是吃草的,但记者在呼和浩特周边调查得知,饲养奶牛的主要食料既不是草原上的草,也不是青贮,而是玉米和玉米秸秆。6月27日中午12点半,正是奶农们给奶牛喂食的时间,记者在位于和林格尔县的上土城奶牛小区的牛棚里看到,各养殖户给奶牛准备的饲料基本相同,玉米粉、玉米秸秆、干草、青贮等,奶农给奶牛喂食最多的是玉米秸秆和玉米粉,这也是奶牛饲料中最便宜的部分。,养殖多年的奶农都知道怎样给奶牛配比饲料能让牛奶既达标又节省饲料成本。;今年47岁的狄利明养了36头奶牛,每天所用饲料价值600元,此外还有150元的草料,他对记者表示,如果牛生病,奶的质量就不能达标,养奶牛随时都可能赔本。同样的现象也发生在呼和浩特西部的土默特左旗,章女士告诉记者,她家给牛的饲料中只有玉米、玉米秸秆和精饲料,没有青贮和草料。,我们也知道,牛吃得好就能产好奶,但好饲料的价格太高了,如果用青贮、苜蓿,早就把老本赔光了。;章女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她家3头奶牛,每天产奶量为75公斤,乳品企业给的统一价格是每公斤2.8元,每天的毛收入为210元,3头牛的饲料支出为130元左右,平均每头牛能净赚27元,,但我们的奶经常不达标,被退回来的也不少,全年平均下来,也就是保本吧。;按照内蒙古奶业协会的标准,要想养好奶牛,必须给奶牛提供足够的青贮、优质苜蓿、优质牧草。其中青贮为奶牛的主食,每头牛每天要消耗20公斤左右,每年必须保证供应10个月。实际上,除了如伊利牧场和现代牧业[2.462.50%]等大型的养殖场,能符合这个要求的养殖户几乎没有。记者了解到,一些形成规模的奶牛小区和私人牧场会将青贮当做调料掺杂在玉米饲料中给牛吃,而那些在自己院里养殖的散户奶农则根本就不给奶牛提供青贮。至于苜蓿和优质牧草,对于绝大多数的散户奶农来说都是,奢侈品;。据了解,目前中国的优质苜蓿都从美国进口,到达内蒙古的价格为每吨2400元,合每公斤2.4元。虽然苜蓿有高达18%至20%的蛋白质含量,但高昂的价格让奶农们根本用不起。而优质牧草主要产于内蒙古的呼伦贝尔和东北地区,达到呼和浩特的价格为每吨1200元。劣奶驱逐良奶奶农为何不愿意给奶牛吃高营养的饲料?记者了解到,从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以后,散户养殖一直被压缩,在和林格尔和土默特左旗的许多村庄,无论是养殖户的数量,还是每户的养殖数量都呈明显下降趋势。在大高阳村,记者看到三三两两的奶牛随意卧躺在农民的房前屋后,没有卫生措施可言。从村民那里得知,村里奶站负责收取村里50头奶牛的牛奶,而当地奶农平均每户只有3头牛。,2008年之前,我们家也有10头牛,后来我们陆续都卖了,现在只剩下3头。;章女士告诉记者,养奶牛不赚钱,吸引不了年轻人去做,养牛的村民绝大多数是年纪偏大者。在奶农们看来,养得越多可能赔得越多,因为饲料的价格在不断攀升,虽然牛奶的价格也有所上升,但远远赶不上饲料上涨的速度和幅度。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前后,牛奶的收购价格在每公斤2.4元,当时玉米的价格为每斤0.7元,此后玉米价格节节攀升,2010年时涨到每斤0.95元,目前玉米的价格为每斤1.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