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中心概况光伏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依托合肥工业大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国家重点学科的其中四个主要研究方向:光伏系统技术、复合能源系统、特种电源技术、电力传动技术。挂靠合肥工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由合肥工业大学和北京京合绿能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理事会。中心参照合肥工业大学校内科研实体的管理模式,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中心主任负责制,按自愿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原则组建,实行权责分明,科学管理,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内部股份管理体制,财务委托合肥工业大学财务处代行管理,单独建账,单独核算,具有相对独立的人事权。中心包括三个研究所和一个产业化基地:即能源研究所、新型电气传动研究所、分布式发电及用户电力技术研究所、北京京合绿能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由合肥工业大学和北京自动化研究院共同组建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高新技术股份制企业)。中心科研人员现有122人(不包括参加中心科研工作的在读博士生28人,硕士生64人)。在研究试制基地合肥工业大学有科研人员57人,其中:博导4人,教授7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25人,讲师、工程师和实验师21人;各类科研实验装置368台(套),另有100余台(套)用日元贷款新购的设备即将到位,科研、试验和小批量试制用房面积3000平米;在产品生产基地北京京合绿能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有科研和企业经营管理生产人员65人,各类科研和生产设备120台(套),中试和生产用房2000平米。2004年8月26日,由国内著名的高校和光伏系统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组成的验收专家组,在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人的率领下,对依托合肥工业大学建设的“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进行了验收。合肥工业大学党委书记朱新民、校长徐枞巍、副校长韩江洪先后会见了专家组的全体成员。验收专家组认真听取了教育部光伏系统中心主任丁明教授所作的建设期间的工作总结汇报,实地考察了中心研发基地,审阅了相关文档资料,一致同意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通过验收。管理模式重点科研基地建设管理委员会由校长任主任、分管校长任副主任及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其职责是协调解决工程研究中心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理事单位由合肥工业大学、北京京合绿能电子有限公司等投资方组成。理事会是研究工程中心的决策机构,负责审议其重大事项。工程研究中心在“合肥工业大学重点科研基地建设管理委员会”指导下,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中心主任负责制,具有相对独立的人事权和财务权。专家技术委员会由国内光伏领域内的知名专家、学者组成,是工程研究中心的技术咨询机构。研究所是科研及试验的基地,其主要任务是:按照中心确定的研究方向,把握市场需求,开展科学研究、技术攻关、产品开发和人才培养。公司是产业化基地,负责成果推广、转化和产业化。理事会组成理事长韩江洪合肥工业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导副理事长徐伟新北京自动化技术研究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丁明合肥工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长教授博导理事苏建徽合肥工业大学能源研究所所长博士教授硕导邹昭平北京自动化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监事会监事李钢合肥工业大学科研处处长博士教授硕导胡继红北京自动化技术研究院财务主管高级会计师中心领导班子丁明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苏建徽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主管研发)邹昭平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主管转化)张晓安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专家技术委员会组成人员(排名不分先后)主任委员赵玉文北京太阳能研究所教授级高工副主任委员王斯成北京计科能源新技术开发公司总经理教授级高工余世杰合肥工业大学教授博导委员朱俊生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委会主任委员武贵龙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副司长李宝山国家科技部高新技术及产业化司处长周簧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能源局副处长李俊峰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祁和生中国农机协会风力机械分会秘书长施正荣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总经理博士徐伟新北京自动化技术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工丁明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苏建徽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1.中心主要工程技术研究与开发方向:在太阳能光伏系统领域中,在现有研发和技术储备以及成果转化的基础上,重点进行光伏系统技术的进一步开发和产品研发,完善产品生产工艺,加强技术转化和产业化工作,进一步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工作重点为:1)太阳能电池阵列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2)光伏系统能量转换技术3)光伏系统专用高效配套装置技术4)兆瓦级光伏电站稳定运行技术5)大容量光伏并网发电技术6)光伏系统户用电源技术7)光伏高效照明技术8)各类光伏系统产品及其配套生产工艺、生产用检测装置技术2.中心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