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房知识集锦.pdf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28 大小:376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购房知识集锦.pdf

购房知识集锦.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何时买房本文摘要目前,国内设定的标准是首付不低于总房款的20%、个人月供按揭贷款/月收入不得超过50%,而在美国等国家,一般是要求月供款占月收入的28%-35%,超过这个限度就高了。对于目前还没有购房的民众,一定要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量力而为,不要冲动购房。一定要从多个渠道获取再多一些的市场、楼盘的信息,并充分考虑自身还有哪些约束条件。月供收入比高于35%即"超标"某网站最新的一项调查显示,有91.1%的人购房用了按揭。其中,月供占月收入20%-50%的人数有54.1%,月供占月收入50%以上的达到31.75%.从这一组数据可以看出,近几年如果没有住房按揭贷款,国内房地产市场要在短期内繁荣起来是不可能的。但是,这样也有成本与风险。如果年轻人进行住房按揭不把这些成本与风险考虑在决策之内,那么个人就可能面临家庭负债过重的风险。目前,国内设定的标准是首付不低于总房款的20%、个人月供按揭贷款/月收入不得超过50%,而在美国等国家,一般是要求月供款占月收入的28%-35%,超过这个限度就高了。近年来,一直有年轻的朋友问我:房价高不高?要不要买房?什么时候买房……我往往会告诉他们,可以用以下三条标准来测算。一是房价收入比。联合国1993年对世界107个国家进行了全面研究得出的标准是3-6倍。即你购买一套房子时,总房款与家庭税后收入之比如果为3-6倍,则说明这种房价在你的支付能力内。这一比例越高,说明房价就越高。这个比一般在28%-35%.如果超过35%,则个人负担过重,不仅挤压个人其他消费,而且会降低家庭的生活质量。三是家庭负债余额(即家庭的各种负债,如汽车贷款、信用卡、私人借款、教育贷款等)与家庭总收入比。这一比例不能超过50%.从上述的网络调查来看,国内不少民众特别是年轻一族在做购房决策时没有进行仔细测算,蜂拥购房,从而导致月供收入比过高。而这又有房价一路高涨的原因。趁房价高时大房换小房那么,过高的房价又是怎样造成的?房地产开发商会说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从表面上看,这种说法与实际相差不远。因为,很多购房者(炒房者除外)在买房时是处于信息不完全、不对称、不科学、不规范的情况之下,从而预期房价一直会涨,预期购买房子一定能够保值增值,这样自然也就与房地产开发商、炒房者一起推高了房价。再加上目前国内购房者多数是20-35岁的城市年轻人,他们中有不少人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在两三代人的庇护下成长,一旦成为住房消费主体,出于个人享受方面的考虑会比其父辈更多,对成本、负担等方面的考虑相对少一些。在这种模式下,房价也容易被推高。因此,高房价、"超标享受"使个人住房按揭月供款负担过重的现象也就十分平常了。面对这样一种困境,民众如何来化解这些风险或负担?我认为办法有两种。一是民众在房价高位时趁机调整个人住房持有方式,如由大房子调整为小一些的房子、由高价的房子调整为价格低一些的房子、由市中心的房子调整为近郊房子;二是如果看到利率上升时,可以考虑是否调整方式,如由浮动利率转为固定利率等。对于目前还没有购房的民众,一定要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量力而为,不要冲动购房。一定要从多个渠道获取再多一些的市场、楼盘的信息,并充分考虑自身还有哪些约束条件。如果国内的住房消费者都能够更多些理性,那么,房地产市场上任何兴风作浪的行为就会成为过眼云烟,难以侵害暂时还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了。购房知识五证,一个是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第二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第三是建设工程开工证,第四是国有土地使用证,第五是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简称叫“五证”。其中前两个证是由市规划委员会核发的,开工市是由市建委核发的,国有土地使用证和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是由市土地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核发的。那么怎么样看待“五证”?交给您一种方法,这五证最主要的应该看两证,一个是国有土地使用证,一个是预售许可证,这两种要核发,看准确了,一般原则上就没有问题,特别是预售许可证。特别要提醒的是,购房者在查看五证的时候一定要看原件,复印件很容易作弊。签合同前,要看清楚您所预购的房屋是不是在预售范围之内,以确保将来顺利的办理产权证。购房过程中涉及的法律问题作为购房者来讲,是老百姓一生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说先得安居才能乐业,所以,对于老百姓来讲买一套称心如意的住房是老百姓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但是在购房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不时在报纸或者其他的新闻媒体上有所披露,其实,很多问题应该说是如果购房者比较谨慎,对于购房的知识比较了解,很多问题是可以避免的。个人在购房中,大体上分三个阶段。第一,购房前的准备,购房者首先应该慎重的选择一个物业的项目,就是你准备购买什么样的房子,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