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爱前驱车的人说它简单,说后驱实在不好控制;好后驱的人说它刺激,可以玩漂移;耍四驱的人说它踏实,又可以疯狂。人无完人,车也无完车,到底哪个好玩?到冰湖上一试便知。做这个选题我已经计划了很久,甚至可以说有一两年的时间。一直很想把前驱车、后驱车和四驱车这三种不同驱动形式的车型集中在一起,说说它们的操控特点。因为很多朋友问过我,他们开的车有什么特点,也很想知道其他驱动方式的优劣。我自己很关注驾驶方式,所以很想把心得和大家分享。好在我现在成为了一名编辑,可以跟更多的读者来分享。最初的想法很简单,只要找到三种不同驱动形式的车,跑一跑演示一下就搞掂了。但是,这一次我们选择在冰雪覆盖的湖面上来执行。因为冰面附着力很低,车辆整体的受力也小得多,主要是可以让车辆所有的特性放大,效果更加直观。同时车辆及轮胎的损耗也更低。我们本想在北京的官厅水库做这个选题,计划永远也赶不上变化,春节前北京持续高温,水库冰面的牢靠程度令人担忧,所以我们转向更远的北方——达里湖。达里湖离锡林浩特90公里,湖面要到4月中旬以后才会解冻,那里应该更可靠些。但是路程一下加大了很多倍。但是,冰雪只是表现手段,不同驱动形式车辆所表现的特点是适应任何季节任何车辆的。汽车从诞生至今,已经发展到可以辅助驾驶员完成很多的工作。但是驱动形式无非还是三种:后驱车、前驱车、和四驱车。最早的汽车全部为后驱车,近几十年来前驱车以成本低廉,结构简单开始大行其道,而最近四驱轿车也开始占领汽车市场,成为很多人追捧的对象。但是三种驱动型式的汽车,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驾驶方式上也各有不同。归结起来,从常规驾驶而言,四驱车操控最为简单方便,然后是前驱车,最后是后驱车。但是从娱乐性或者说从玩车的角度来看,后驱车的乐趣指数最高,然后是四驱车,最缺乏发挥潜力的应该是前驱车。但不管是什么驱动方式,驾驶失误和错误的操控都会使车辆失控,所有车辆失控基本的原因都是对地面的附着力降低而引起的,但失控也是可以避免的,通常车辆在抓地力下降时会直接表现在轮胎上,轮胎的提示方式就是会“叫”,所以当你开车拐弯时,听见轮胎发出尖利的嘶鸣声时你就要小心了,如果你置之不理那么下一步就是车辆失控。每种车的优劣势综合比对恐怕是各有千秋,所以我们不如就不同的驱动方式的优劣势加以说明,希望对各位日常驾驶有所帮助。这次选题我们分别选用了三款不同驱动形式的车辆,前驱车:奥迪A4L1.8T,后驱车:奔驰E300,四驱车:奥迪A6L3.0T,来作为演示的载体,但所有表现与车辆自身无关,只作为我们表现的工具,并不代表车辆性能优劣。后轮驱动应该是汽车驱动形式的鼻祖,沿用两褡匀挥兴牡览怼:笄档挠攀圃?于重量分配接近于均衡,整车行驶稳定性相对较高,虽然成本高但是便于维修。汽车在加速时由于惯性的作用使得整车重心向后转移,重力集中在车辆尾部,从而使后轮的下压力增大产生更大的地面附着力,使加速感来得更加直接,也就是说更容易体会到推背感。奔驰、宝马还有一些超级跑车也是选择了后轮驱动,后驱车很多时候是和高档次、高性能划等号的。但后驱车也有它的不足,最明显的表现特征就是后驱车很容易转向过度,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甩尾”。当然现在的汽车有了完善的电子辅助系统,会对驾驶有不少帮助。但是我们既然是说不同的驱动形式的不同驾驶方式,就要讨论极端的情况。我们可以假设没有任何电子系统帮助,那么车辆在很多特殊情况下就很容易失控。车辆失控的原因很简单,主要是因为抓地力下降和行驶方向的改变。后驱车也一样,道理很容易理解,车辆在高速行驶并进入弯角时,由于速度过快所以进弯前必定刹车,但刹车会改变车辆自身结构力使车辆重心前移,这时后轮对地面的附着力降低,拐弯又会使车辆自身力的方向发生改变,在后轮的推力和行驶惯性的同时作用下,如果继续加油就会出现驱动轮打滑的现象,不能合理的控制车辆,就会发生侧滑,导致车辆事故。但是我们可以利用车辆的侧滑高速地通过弯道,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漂移。要想完成漂移动作应具有良好的控车能力,这是做出动作的前提,首先在进入弯道前将车辆的速度减至合理的进弯速度,这时利用后轮的低附着力,加大油门使后轮打滑,同时要根据车辆状态反打方向,使转向轮始终指向出弯方向,在这种情况下,车的尾部会迅速转向并先进入弯道,此时要使用方向盘和油门同时控制车辆,方向盘在这时只是辅助转向的作用,更多的是需要利用油门来控制转向,但一定要根据转向的角度和车辆的位置来控制油门的深浅,不然车辆很容易彻底转向过度也就是原地转圈。在出弯时应适当减小油门并调整方向,对准出弯方向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