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红外烘干机技术要求1.设备结构设计要求1.1设备的组成设备由近红外加热升温区、近红外加热保温区、冷却区、油烟排出装置、输送线、控制系统、导向装置等组成。1.2生产烘干方式:采用连续移动式烘干方式1.3装置总长度≤10m(上下线段各1.5m,加热2段6.5m,冷却锻0.5m)1.4装置总长度≤1.5m1.5输送线有效宽度总宽度:400mm,输送钣链宽度:190mm;1.6油烟抽风机:升温区、保温区、冷却区各自设置3个独立的风机;1.7铜管吹气装置:在烘道横向均布(布满),更换不同产品时,只需纵向调节即可;1.8压缩空气的过滤设置专用的压缩空气过滤装置,保证压缩空气的质量;1.9与焊接线的过渡输送线末端设置与焊接线过渡装置,使工件平稳过渡两设备;1.10排烟风管:设备配置从设备至室外的排烟风管,单根总长约25m;风管由0.7mm;2.控制要求2.1干燥温度范围:0~200℃可调2.2干燥温度波动范围:180℃±5℃2.3温度的监控:升温区与保温干燥区设置红外数字式温度检测计,进行温度监控2.4生产线速控制:0~4m/min(可调)2.5正常生产速度:2.5~3.5m/min(可调)2.6触摸屏:采用进口三菱彩色触摸屏进行集中控制,采用进口三菱彩色触摸屏进行集中控制、观察3.设备生产工艺流程3.1工件上线:人工把工件竖放到设备输送线的上线段上;3.2干噪工件(升温区):近红外线照射到工件上,使工件温度上升到180度,在升温区尾部设置吹气装置,从铜管上方往铜管内吹气,清除管内油气;3.3干噪工件(保温区):将工件温度保持在180度,使工件得到充份的干燥,同时在保温区的进口和出口处设置吹气装置,从铜管上方往铜管内吹气,把铜管内已气化的油吹出;3.4工件下线:干燥完成的工件在取出前,通过冷却风扇对工件进行冷却,降低工件的温度,人员取出;4.产品规格干燥对象4.1铜管直径:φ5、φ7、φ7.94、φ9.524.2工件厚度:11.4~101.6mm(可选)4.3工件高度:200~1200mm(铜管长度)5.设备元器件要求5.1电控元件要求:所有电控元件均采用欧姆龙或施耐德等同类进口品牌;5.2气动员件要求:气动元件采用SMC品牌;5.3近红外发光管:2.5KW*108根5.4排气风扇:2.2KW*3台5.5冷却风机:1.5KW*1台5.6近红外发光管寿命:正常生产使用寿命:≥5000小时5.7设备设置使用时间监控系统,能观察热源单元实际工作时间;5.8备用件:随机配10根近红外发光管6.工件加工油品6.1翅片油:为出光AF-3R挥发性润滑油或买方选定的其他同类挥发性油;6.2铜管油:为M607C、M108A或同等挥发性能的油品;7干燥质量要求7.1铜管内残油量:≤1mg/m7.2铜管内含水量:无7.3翅片含油量:无残油7.4表面质量要求:设备导向机构设计合理,工件在生产过程中不会产生倒片现象;8.动力能源需求(买方提供)8.1动力电源:380V50HZ8.2气源:压缩空气0.5~0.55MPA9设备设计、制造安全规范:9.1设备设计制造必须符合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防止误操作所引起的生产、质量、安全事故;9.2如由于卖方设计、制造等缺陷所造成的安全事故及财产损失,由卖方全部承担;9.3要求在设备的危险位置(机械啮合处、旋转处、运动处等可能涉及人身安全的位置)安装可靠的防护装置,贴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同时要求在说明书上标识;设备电机转向应标识清楚,在裸露的传动部位须加上防护罩等保护装置;9.4管道走向应规范、合理,色彩须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并有清晰的文字标识及流向标识,禁止杂乱交叉;设备阀门应标识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是常开或常闭;设备仪表盘符合相关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盘面应有区域颜色区别危险、正常、异常(红色代表危险区域、黄色代表异常区域、绿色代表正常区域);9.5设备电气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布线规范,开关容量应与设备负载匹配,具有有效的电气接地及漏电保护装置;9.6噪音、废水的排放应符合国家标准及相关的行业标准。9.7加热室两侧进、出两器部分需做好防护工作,防止红外线对工人有伤害。9.8排烟管道都必须预留检修口,每处风管拐弯位置均设置检修口,方便对管道的清扫(烟管道检修口必须为快速装卸锁扣型,可以快速方便拆装)10.设备安装调试10.1卖方负责设备在买方指定的工厂里运输、吊装、卸车、就位、安装、调试;设备到货时买方配合叉车卸车。为使买方能充分地做好工厂设计、设备安装前的技术准备和条件准备,卖方须在合同签订后的30天内向买方提供设备外形尺寸及水电气等辅助工程的参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在设备上的相对接入位置尺寸;设备基础图;装机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