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东人教版高考专题地理高考模拟习题及解析.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2.5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3-2024学年广东人教版高考专题地理高考模拟习题及解析.pdf

2023-2024学年广东人教版高考专题地理高考模拟习题及解析.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3-2024学年广东人教版高考专题地理高考模拟1.选择题第1题.读图甲和图乙,回答下列小题。(1)图甲中,形成该河谷的地质作用依次是()A:流水作用、冰川作用B:流水作用、风化作用C:冰川作用、流水作用D:风化作用、冰川作用(2)图乙中,E、F示意的河谷形态分别出现在河流的()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CD【解答】(1)图甲中河谷为U型谷与V型谷的组合,U型谷形成较早,V型谷形成较晚,U型谷是冰川侵蚀作用的结果,V型谷是流水侵蚀作用的结果。故选C。(2)读图可知,E为河流中游河水下切形成的倾斜的河流阶地,F为河口附近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河口三角洲。故选D。第2题.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能反映黄河下游水体相互补给关系的是()A:①B:②C:③D:④(2)图中能反映我国秦岭以南地区水体相互补给关系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AD【解答】(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河下游是地上河,河流水位高于地下水位,因此全年都是河流水补给地下水。故选A。(2)秦岭以南即我国的南方地区,南方地区多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地表水补给地下水;冬季温和少雨,地下水补给地表水。故选D。第3题.读图1和图2,图1中著名的古代建筑全部由白色大理石筑成。回答下列小题。(1)大理石()A:产于地壳的硅镁层B:按成因属于岩浆岩C:因外力作用而形成D:因变质作用而形成(2)该建筑位于图2中的()A:①B:②C:③D:④(3)图2中①②③④四地自然条件相比较()A:①、②两地均为荒漠B:②地年降水量最少C:③地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D:④地比①地年温差大【答案】DCC【解答】(1)根据题意,图1中著名的古代建筑由白色大理石筑成,大理石是由石灰岩经变质作用转化而成。故选D。(2)由题中图可以看出,甲图为泰姬陵,位于印度,是图中的③地。故选C。(3)由题中图可以看出,①位于尼罗河谷地,尼罗河的泛滥在此形成肥沃的土壤;②位于地中海沿岸平原,西风可从海洋带来较多的降水,因而①②两地均不是荒漠,A错。就气候而言,①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②属于地中海气候,年降水量比①多,B错。③和④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旱、雨两季,气温年较差比①小;C对,D错。故选C。第4题.地球上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盛行西风环流。下图为南、北半球中纬度西风风速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中纬度地区西风()A:风速差异北半球比南半球小B:风速北半球比南半球大C:最大风速冬、夏变率北半球比南半球小D:纬度范围北半球比南半球大(2)造成南、北半球中纬度西风强弱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北半球海面狭窄,地转偏向力强B:南半球海面宽广,海面温度偏高C:南半球海面宽广,摩擦力小D:北半球海面狭窄,缺少季节性高、低气压系统【答案】AC【解答】(1)根据图中中纬度地区曲线的变化特征判断,风速南半球变化幅度大于北半球,说明风速差异北半球比南半球小,且风速北半球比南半球小,A正确,B错误;南半球的最大风速在北半球夏季约9m/s,在北半球冬季约为8m/s,而北半球最大风速在夏季约为2m/s,冬季约为4m/s,故最大风速冬、夏变率北半球比南半球大,C错误;南半球西风风速大于零的纬度分布大于北半球,说明纬度范围北半球比南半球小,D错误。故选A。(2)地转偏向力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且地转偏向力大小与海面宽度无关,A错误;南半球海面宽广,受南极洲影响,海面温度偏低,但温度低并不是影响风速的主要因素,B错误;南半球海面宽广,海洋比陆地上的摩擦力小,故风速更大,C正确;北半球海面狭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冬季陆地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陆地为高压,海洋为低压;夏季陆地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陆地为低压,海洋为高压,D错误。故选C。第5题.如图示意北半球某地不同高度气温的日变化。据此完成(1)~(3)题。(1)该地可能位于()A:西西伯利亚B:柴达木盆地C:撒哈拉沙漠D:北美五大湖(2)图中反应的地理原理是()A: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B:气温随着海拔上升而逐渐升高C:大气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D: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3)该地9m和34m高处的气温白天相差不大,说明()A:夜间空气活动更活跃B:对流是热量传递的重要方式C:地面比热容大,使气温相近D:空气湿度大,热量散失慢【答案】CDB【解答】由图中地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