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上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学习教案.ppt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语文七上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学习教案.ppt

语文七上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学习教案.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王勃(wángbó)1.少府:官名。2.城阙(què):皇宫门前的望楼(wànglóu),往往被用来代表京都。这里指唐朝都城长安。3.辅:以……为辅,这里是拱卫的意思。4.三秦:这里泛指秦岭以北、函谷关以西的广大地区。本指长安周围的关中地区。5.风烟:名词用作状语,表示行为的处所6.五津:指岷江的五个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这里泛指蜀川(shǔchuān)。7.宦(huàn)游:出外做官。8.海内:四海之内,即全国各地。古人认为陆地的四周都为大海所包围,所以称天下为四海之内。9.天涯:天边,这里比喻极远的地方。10.比邻:并邻,近邻。11.无为:不要效仿。12.歧路:岔路。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处告别。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zhījǐ),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下面请同学(tóngxué)们试着翻译这首诗城阙(chéngquè)辅三秦,风烟望五津。杜少府离开这里,自然是恋恋不舍。千里迢迢,风烟渺渺,极目望去不免产生几分惆怅。诗人巧用一个“望”字,将秦蜀二地联系(liánxì)起来,好似诗人站在三秦护卫下的长安,遥望千里之外的蜀地,这就暗寓了惜别的情意。“望”字不仅拓宽了诗的意境,使读者的视野一下子铺开,而且在心理上拉近了两地的距离,使人感觉到既然“五津”可望,那就不必为离别而忧伤。一开笔创造出雄浑壮阔(zhuàngkuò)的气象,使人有一种天空寥廓、意境高远的感受,为全诗锁定了豪壮的感情基调。与君离别(líbié)意,同是宦游人。同时,“同是宦游(huànyóu)人”也表达了作者对友人远离故乡伤感心情的深有同感。它也是诗人对友人及自己怀才不遇的悲凉之感的真情流露。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与一般的送别诗情调不同,含义极为深刻,既表现了诗人乐观(lèguān)宽广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也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哲理,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因而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无为在歧路(qílù),儿女共沾巾。这看似普通的叮嘱(dīngzhǔ),亦是诗人对友人坚强乐观,积极向上的鼓舞小组讨论,说说这首诗与其他(qítā)送别诗的不同之处?这首诗一改历代送别诗悲凉凄清的诗风,用豪放清新的语言,唱出了唐代人们激扬奋发的时代之音,表现出青年人朝气蓬勃的时代风貌。与其他(qítā)送别诗不同,这首诗开创了送别诗振奋的先声,字里行间洋溢着珍贵友谊的高尚情怀和不在逆境中颓丧的奋发精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长期以来脍炙人口的诗篇,特别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至今还常被人们引用。这首诗写得乐观开朗,没有一般赠别诗常有的那种哀伤和悱恻,这正是它受人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yuányīn)。它的情调和唐朝前期经济文化走向繁荣、封建社会上升发展的时代精神是一致的。熟悉汉魏诗的人,会发现这首诗同曹子建《赠白马王彪七首》中的一首有某种联系。"心悲动我神,弃置勿复陈!丈夫(zhàngf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何必同衾帱;然后展殷勤。忧思成疾疹,毋乃儿女仁?仓卒骨肉情,能不怀苦辛!“王勃的诗,显然受到曹诗的影响,是从曹诗演变而来的,但两者感情色彩却大有不同之处。曹子建满怀幽愤,虽然同有鼓励之意,但更多的却是无可奈何的安慰。他的上述一番话是极无聊赖,强作排遣之词,所以情思缠绵,语调沉郁。王勃虽然也经挫折,但毕竟年少,他的一番话是出自肺腑,所以情思矫健、语调明快。请同学(tóngxué)们用几分钟时间把这首诗背下来感谢您的欣赏(xīnshǎng)内容(nèiróng)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