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NUMPAGES7三.信息系统集成专业技术知识3.1信息系统建设信息系统集成(概念、类型)概念:是指将计算机软件、硬件、网络通信等技术和产品集成成为能够满足用户特定需求的信息系统,包括总体策划、设计、开发、实施、服务及保障。类型:设备系统集成、应用系统集成(ApplicationSystemIntegration)。其中设备系统集成包括:智能建筑系统集成(IntelligentBuildingIntegration)、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ComputerNetworkSystemIntegration)、安防系统集成(SecuritySystemIntegration)。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各阶段目标及主要工作内容生命周期:立项、开发、运维、消亡。立项:概念形成阶段、需求分析阶段;开发:总体规划阶段、系统分析阶段、系统设计阶段、系统实施阶段、系统验收阶段;运维:排除性运维、适应性运维、完善性运维、预防性运维。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结构化方法;原型法;面向对象方法。(1)结构化方法:(面向过程)结构化方法是按照信息系统生命周期,应用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把整个系统的开发过程分为若干阶段,然后一步一步的依次执行,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工作依据;每个阶段又划分为详细的工作步骤,顺序作业。结构化方法特点:遵循用户至上原则;严格区分工作阶段,每个阶段有明确的任务和取得的成果;强调系统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和全局性;系统开发过程工程化,文档资料标准化。结构化方法优点:理论基础严密,它的指导思想是用户需求在系统建立之前就能被充分了解和理解,注重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和全局性。结构化方法缺点:开发周期长;文档、设计说明繁琐,工作效率低;要求在开发之初全面认识系统的信息需求,充分预料各种可能发生的变化,但这并不现实;若用户参与系统开发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将造成系统交接过程不平稳,系统运行与维护管理难度加大。(2)原型法:原型法认为在很难全面准确地提出用户需求的情况下,不要求对系统做全面、详细的调查分析,本着开发人员对用户需求的初步理解,快速开发一个原型系统,通过反复修改该原型来实现用户的最终系统需求。原型法特点:实际可行;最有最终系统的基本特征;构造方便、快速,造价低。原型法适用于用户需求开始时定义不清、管理决策方法结构化程度不高的系统开发,开发方法宜被用户接受;但如果用户配合不好,盲目修改,容易拖延开发过程。原型法分类:抛弃型原型;进化型原型。(3)面向对象方法:面向对象指将每个客观事物抽象为对象,将对象作为系统的基本构成单位,每个客观事物间的联系通过对象间的消息传递机制来实现,这样可以使系统直接地映射问题域,保持问题域中事物及其相互关系的本来面貌。面向对象的信息系统开发,关键点为建立一个全面、合理、统一的模型,它既能反映问题域,又能被计算机系统求解域接受。面向对象开发分为分析、设计、实现3个阶段。3.2信息系统设计方案设计系统架构设备、DBMS和技术选型3.3软件工程软件需求分析与定义软件需求定义:软件需求是一个为解决特定问题,而必须由被开发或被修改软件展示的特性。软件需求基本特征:可验证性、优先级、唯一性。软件需求分析的目的:检测和解决需求之间的冲突;发现软件的边界,确定软件与环境间的交互;描述系统需求,以确定软件需求。开发真实世界问题的模型是软件需求分析的关键,模型的目的是帮助解决问题,而不是启动方案的设计。概念模型由来自问题域的实体模型组成,实体模型反映了它们在真实世界的联系和依赖。软件设计、测试与维护软件设计是定义一个系统的架构、组件、接口和其他特征的过程,并得到这个过程的结果。软件设计活动组成:软件架构设计:描述软件的组织和结构,标识各种不同的组件;软件详细设计:详细的描述各个组件,使之能被构造。软件测试是为评价和改进产品质量、识别产品缺陷和问题而进行的活动。软件测试分类: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软件维护是为需要提供软件支持的全部活动,包括交付前完成的活动,交付后完成的活动。软件维护分类:更正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预防性维护。软件复用软件复用是指利用已有软件的各种知识来构造新的软件,以缩减软件开发、维护的费用。软件复用是提高软件生产力和质量的一种重要技术。软件复用按抽象程度的高低分类:代码的复用、设计的复用、分析的复用、测试信息的复用。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和软件复用之间的关系式相辅相成的。软件质量保证及质量评价软件质量定义:软件特性的综合,软件满足规定和潜在用户的能力。软件质量包括内部质量、外部质量、使用质量3部分。软件质量管理过程:质量保证过程、验证与确认过程、评审与审计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