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意外伤害与自救12级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通信2班(物联网方向)贺占湘20124055109一、中暑定义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症状的总称二、中暑表现1、先兆中暑症状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如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2、轻症中暑症状体温往往在38℃以上。除头晕、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如及时处理,往往可数小时内恢复。3、重症中暑症状(1)热痉挛症状多发生于大量出汗及口渴,饮水多而盐分补充不足致血中氯化钠浓度急速明显降低时,肌肉会突然出现阵发性的痉挛疼痛。尤以腓肠肌为著,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意识清醒,体温一般正常。(2)热衰竭症状常发生于老年人及一时未能适应高温的人,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心慌、口渴、恶心、呕吐、皮肤湿冷、血压下降、晕厥或神志模糊。体温正常或稍微偏高。(3)日射病症状烈日曝晒下,强烈的日光穿透头部皮肤及颅骨引起脑细胞受损,造成脑组织的充血、水肿。受到伤害的主要是头部,所以最开始出现的不适就是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继而可出现昏迷及抽搐(4)热射病症状在高温环境中从事体力劳动的时间较长,身体产热多散热少,导致体温急剧升高。发病早期有大量冷汗,继而无汗、呼吸浅快、脉搏细速、躁动不安、神志模糊、血压下降,逐渐向昏迷伴四肢抽搐发展;严重者可产生脑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三、高温预警信号黄色预警含义:天气闷热。一般指24小时内最高气温接近或达到35℃或已达35℃以上橙色预警含义:一般指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要升至37℃以上。红色预警含义:天气酷热。一般指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要升到39℃以上。四、8种人容易中暑老年人、婴幼儿、孕产妇、心血管病患者、糖尿病患者、感染性疾病患者、营养不良的人、正在服药的患者、防暑自我保健五、防暑自我保健1、心理调节夏季情感障碍发生率:大约有16%的人会出现情绪和行为异常,特别是中老年人。当环境温度超过30℃,日照时间超过12小时,发生明显增多。表现:情绪烦躁,爱发脾气;心境不佳;行为古怪。原因:与气温、出汗、睡眠时间和饮食不足有密切关系。加上出汗多,人体内的电解质代谢障碍,影响大脑神经活动,从而产生情绪和行为方面的异常。古代养生学倡导:“调息静心,常如兆雪在心”。即“心静自然凉”,要保持恬静的心理状态2、饮食调理膳食应多样化夏天气温高,消化液分泌减少,胃酸降低,食欲受抑制,饮食的调理和水分的补充至关重要。新鲜凉拌菜加些蒜泥、姜末、醋及辛辣调味品,增进食欲,防肠道传染病切忌一次过量和过凉,老年人注意吃新鲜瓜果、蔬菜、豆制品及瘦肉、鱼和蛋,既保持钾、钠平衡,补充水分,又能保持对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的需要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凉开水最易透过细胞膜促进新陈代谢,增加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促进机体免疫功能习惯于喝白开水的人,体内脱氢酶活性高,肌肉内乳酸堆积少,不易产生疲劳纯净的白开水容易解渴夏天不渴也要主动喝点水饮食防暑喝绿豆汤可以解热毒、止烦渴。茶叶水防癌,荷叶粥、薄荷粥、百合粥、菊花粥等对风热感冒者、高血压患者及患有眼科炎症者均较适宜3、睡眠要充足夏季昼长夜短,夜间睡眠减少,用午睡补充。午睡有利健康,有助提高工作效率。午睡可使体内激素分泌平衡,使心肌梗塞等发病率减少30%左右午睡只需小憩片刻,不宜坐着或伏案而睡,更不易在凉风处睡,在过堂风处或电风扇、空调旁睡不可整夜开着空调,当时舒服,睡后皮肤肌肉松弛,汗毛孔扩张,容易着凉感冒。4、减少酷暑威胁避开高温时段外出外出注意防护洗温水澡,不要用凉水洗穿轻薄浅色棉衣5、应用防暑药物可以在额部、颞部(太阳穴)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六、中暑急救1、脱离高温将病人转移到阴凉通风处或空调房内2、促进散热使病人仰卧,解开衣领,脱去或松开外套。若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干衣服,同时开电扇或开空调(应避免直接吹风),以尽快散热。3、物理降温用湿毛巾或冰袋放在头、颈、腋下以及腹股沟等处,有条件用温水或酒精擦拭上述部位,配合空调和电风扇(不可直接吹)。如无低血压和休克表现,条件允许,可将患者浸入27-30℃水中15-30min4、饮水、服药意识清醒的病人或经过降温清醒的病人可饮服绿豆汤、淡盐水、清凉含盐饮料,或服用人丹、十滴水和藿香正气水(胶囊)等解暑。意识不清者不可喂水服药,以防误吸5、及时送医院轻症患者采取上述措施后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出现高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