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管理总复习.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5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采购管理总复习.doc

采购管理总复习.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采购管理总复习PAGE\*MERGEFORMAT7第一章1、广义的采购是指除了以购买的方式占有物品之外,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取得物品的使用权,来达到满足需求的目的。2、采购的地位:(1)采购的价值地位:采购是企业管理中“最有价值”的部分。(2)采购的供应地位:采购是整体供应链管理中“上游控制”的主导力量。(3)采购的质量地位:采购能对质量成本的削减做出贡献。3、采购的原则:①商业原则;②整体效应原则;③适用性原则。4、采购的发展趋势:①协同采购;②物流中的采购整合;③采购与生产计划的结合;④采购管理集中化;⑤采购管理智能化;⑥采购管理专业化;⑦制造/购买决策;⑧全面质量管理和即时生产;⑨环境问题;⑩电子采购。第二章1、实施集中采购的优势:(1)有利于获得采购规模效应,降低进货成本和物流成本,争取主动权。(2)已于稳定本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得到供应商在技术开发、贷款结算、售后服务支持等诸多方面的支持与合作。(3)集中采购责任重大,采取公开招标、集体决策的方式,可以有效地遏制腐败。(4)有利于采购决策中专业化分工和专业技能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5)如果采购决策都集中控制的话,所购物料就比较容易达到标准化。(6)可以节省运费和获得供应商折扣。(7)减少可管理上的重复劳动。(8)物资短缺时,不同部门之间不会为了得到物资而相互竞争从而引起采购价格上涨。(9)可以推动供应商的有效管理。2、选择集中采购或分散采购时应该考虑的标准:①购需求的通用性;②地理位置;③供应市场结构;④潜在的节约;⑤所需的专门技术;⑥价格波动;⑦客户需求。3、联合采购的方式:①购战略联盟;②通用材料的合并采购。4、询价采购:采购这项选定的若干个供应商发出询价函,让供应商报价,然后根据各个供应商的报价而选5、选定供应商的方法:询价函编制好后,应至少选择向三家以上的供应商发出。6、即时制采购的基本思想是: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以恰当的数量、恰当的质量、提供恰当的物品。第三章1、公开招标:由招标人在报刊、网络或其他媒体上发布招标公告,吸引众多企业单位参加投标竞争,招标人从中择优确定中标单位的招标方式。2、公开招标的方式:①国际竞争性招标;②国内竞争性招标。3、邀请招标:由招标单位选择一定数目的企业,向其发出投标邀请书,邀请他们参加竞争。一般都选择3-10个企业。4、招标采购的过程分为六个阶段:①策划;②招标;③投标;④开标;⑤评标;⑥定标。5、评标委员会的组成:成员人数为5人以上的单数,其中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2/3。6、招标文件的内容:①招标公告;②投标须知;③合同条款;④技术规格;⑤投标书的编制要求;⑥供货一览表、报价表。7、投标的标底:招标人或中介编制的一种预期价格,是招标人对标的的期望值。标底只是一个参考价格不是标准价。第四章1、、电子采购:用计算机系统代替传统的文书系统,通过网络支持完成采购工作的一种业务处理方式,也成为网上采购。2、电子采购的模式:①卖方一对多模式;②买方一对多模式;③第三方系统门户;④企业私用交易平台。3、反向拍卖与一般拍卖的区别:(1)一般拍卖是加价拍卖,反向拍卖是减价拍卖。(2)一般拍卖的卖方是供应商,反向拍卖的卖方是采购商。第五章1、战略采购:是一种新型的在合作关系与竞争性关系之间寻求平衡的采购模式。2、战略采购的组织能力:3、创建双赢采购战略的原则:①把供应商数目合理化视为一种必然结果;②发挥多功能团队作用;③跨地区和跨企业单位的采购集中管理;④实施严密的全球调研⑤考察采购总成本;⑥细分费用支出;⑦量化收益。4、实现企业与供应商一体化的三个概念:①定义范围边界;②共享技术规划;③设置目标成本。第六章1、供应市场结构:①完全竞争市场;②垄断竞争市场;③寡头垄断市场;④完全垄断市场第七章1、编制采购计划的基础资料:①生产计划;②物料清单;③存量卡。2、采购计划的编制程序:①准备订单计划;②评估订单需求;③计算订单用量;④制定订单计划。第八章1、采购谈判的程序:①准备阶段、②开局阶段、③正是洽谈阶段、④成交阶段。2、采购合同订立的原则:①平等原则;②自愿原则;③公平原则;④诚实守信原则;⑤遵守法律、行政法规。3、采购合同签订的程序:①邀约阶段;②承诺阶段第九章1、常用的支付方式:①买方直接付款、②银行托收、③信用证。2、质量检验体系:①三检制;②签名制;③质量复查制;④追溯制。3、追溯制的三种管理办法:①批次管理法;②日期管理法;③连续序号管理费。4、凭实物表示品质:(1)看货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