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财务管理专业--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中的财务舞.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87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毕业论文--财务管理专业--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中的财务舞.doc

毕业论文--财务管理专业--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中的财务舞.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武汉大学校友会专修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中的财务舞弊现象分析AnalysisontheFinancialFraudofM&AofChineseListedCompany专业:财务管理姓名:董银导师:张老师二〇一三年八月六日上海立信会计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中的财务舞弊现象分析摘要并购成为企业谋求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重要经营对策,然而这其中的财务舞弊却是对社会造成重大的影响。为了获取高的利润,上市公司的一方或双方通过一些会计方法的选择,利用法律漏洞,虚增交易,更改报表,或者采用信息不对称,以达到虚拟扩大利润。在一方面,本文主要研究财务舞弊的现象,从其产生的背景,原因,到相关手法的分析,以及带来的影响。详细了解其中的具体操作,在一定程度上,将这类行为呈现在公众面前,有着警示作用.在另一方面,更容易看出其中弊端,针对其中的手法,进行有效的措施应对。主要解决问题是:会计准则、制度的缺陷、公司内部治理机构不完善、外部监督制度和机制不健全,相应的解决措施为:加速会计准则的建设步伐;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内部制衡、约束机制;加大对中介结构的监管力度。这样才能让上市公司在并购过程中,完全公平,公正,以达到健全的体制。关键词:公司并购;财务舞弊;并购风险;信息不对称目录引言1一、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中的财务舞弊原因1(一)财务舞弊和并购的联系1(二)我国上市公司在并购中财务舞弊的动因21.上市公司在并购中受利益驱使采用财务舞弊2(1)主并购公司财务舞弊的主要动机2(2)目标并购公司的动机22.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不完善33.会计政策和准则的漏洞34.社会监督体系不健全35.财务人员的道德意识和相关惩罚措施4二、公司并购的财务舞弊方法4(一)主并购公司采用的财务舞弊手法41.关联方交易舞弊42.利用不当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舞弊43.操纵并购日期5(二)目标公司的舞弊手法分析61.利用资产重组舞弊62.掩饰交易或事实舞弊6(三)并购双方舞弊手法的比较6三、并购中财务舞弊产生的影响7(一)不利于上市公司本身健康的生存和长远发展7(二)损害相关利益者的利益7(三)使证券市场失去应有的功能7(四)不利于社会诚信建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8四、我国上市公司并购案例分析8(一)ST中燕收购案件背景8(二)案件真相分析91.案例操作分析92.案例手法分析10(三)案件影响思考10五、对于存在财务舞弊的应对措施11(一)完善公司内部的治理结构11(二)企业内部制度和规范的加强11(三)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12(四)严厉的惩罚措施和相关法律诉讼12(五)进行有效的调查12六、总结13致谢14参考文献15引言如今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热潮中,越来越多的企业或个人,为了从中牟利或者为了掩盖某些交易,采取了财务舞弊的手法,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本文从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开始,讨论了这种财务舞弊现象的始末,对这类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主要分析财务舞弊和并购的关系,分别从并购双方的自身原因等方面了解到产生财务舞弊现象的原因。并对主并购方和目标并购公司所采用不同舞弊手法进行具体地分析,通过对比从中发现双方所用手法的特点。其根本目的是让各上市公司,各相关利益者,会计审计人员和政府等了解其中具体的舞弊操作,能够防微杜渐,着重针对这类舞弊进行调查和研究。其次,文章阐述了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中运用财务舞弊手法所带来的影响,具体到企业自身的发展,利益相关者,证劵市场和市场经济等方面。结合案例,具体地将方法结合到实际案例中进行分析,了解案例中并购双方如何进行财务舞弊的操作,并给出对案例的思考和结论。最后,本文就此类问题给出相应的方法加以改善,通过公司内部管理,会计方法和相关法律的运用提出建议,减少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营造良好的并购环境,构建完善的证劵市场体制。一、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中的财务舞弊原因(一)财务舞弊和并购的联系据我们所知,并购是公司成长过程中经常选择的一个发展战略,很多公司希望通过并购的方法来壮大自己。可以确认的是,现在的很多国际巨商们都是通过并购而发展壮大的。因此,后来者们总是趋势者众,对并购之事都争相恐后,他们的野心都很大,就算并购不成,至少也可以达到一定的声势。因此,公司的董事会总是在一个又一个的并购提案面前欣喜若狂。中国自1993年深宝安收购延中实业以来,随着国有公司产权的改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出台,上市公司的并购活动越来越热门,每年并购次数呈直线上升。所以这一切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