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班主任的谈话艺术班主任老师如果不将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而是居高临下以训斥的口气与之谈话,则难以取得理想的谈话效果。一个合格的班主任老师,应该是学生的“良师”,更应该是学生的“益友”。只有如此,才能很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一、与学生谈话时要保持适当的距离我们知道,事物的内容决定着事物的外在形式,但内容必须通过外在形式加以反映和深化。美国心理学家萨默的实验表明,两个人能进行轻松谈话的最佳距离不超过5.5英尺。这个距离用在教师和学生的谈话中,也很有实际意义,不少教师在与学生谈话时,不注意双方所处的距离。如教师坐在讲台上,学生站在讲台下,好似学生在受审,这种“盛气凌人”的做法,会增大学生获取教师爱生之情信息的难度,客观上拉大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双方难以长谈、深谈,甚至会造成学生的自卑感和抵触情绪。因此,师生谈话时应坐得近一点,促膝交谈,平起平坐,这样自觉不自觉地缩短了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学生感到教师可亲可近,从而“亲其师,信其道”。二、与学生谈话时要面对面而坐实践证明,在两个人的接触中,如果相互正视,则意味着彼此有作深谈的兴趣。有些班主任教师在与学生谈话时,要么歪靠椅子,边抽烟边谈话,要么边看书,边写字,边听学生谈话。教师的这些行为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觉得老师看不起自己,老师不重视自己,因而产生心理封锁,不愿意继续谈下去。这样一来,学生容易产生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玻因此,教师在与学生谈话时要举止得体、彬彬有礼、落落大方、姿势正确、动作协调、质朴开朗;要与学生面对面而坐,认真倾听学生的谈话,始终表现出对学生谈话很感兴趣。这样一来,会使学生觉得老师平易近人,谈话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尤其是和小学生谈话,不要让他们感到害怕,而要让他们感到老师是朋友,愿意说出自己心里的秘密,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引导学生健康地成长。三、与学生谈话时要注意面部表情班主任的素质随着生产、科技的发展。对人才素质有了新的要求,对教师也提出了“完整型”、“全能型”要求,对于班主任在素质上也就产生了多方面的新要求。一、良好的道德素质。对班主任来说,良好的道德素质首先表现在为人师表,有无私的奉献精神上。班主任工作对学生始终具有示范性,班主任只有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才能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一位模范班主任说过:我在学生中总是以两种面貌出现,一是老师,二是模范学生。论师生关系我是老师,讲表现,我又是学生,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都首先做到。学生只有看到优秀的品质在班主任身上活生生的体现出来,才会信服、仿效,才会激发他们发自内心的对真善美的追求。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面对金钱的诱惑,作为班主任就不能把工作的价值与金钱之间完全划上等号,班主任不仅是一种分工,更多的是一种奉献,它不仅需要满腔热忱、兢兢业业地辛勤耕耘,还要作出一定的牺牲,甚至“甘为他人作嫁衣”乃至“蜡炬成灰泪始干”。良好的道德素质还表现在热爱学生,具有民主的思想。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班主任工作取得成功的奥秘。虽然学生的生命不是班主任赋予的,学生与班主任之间没有血缘关系,但是这种爱,是一种比母爱更高尚、更理智、更无私的情感。只有洋溢着师生互相愉悦的气氛!能开启学生的心扉,使学生乐于接爱教育、主动承担班级工作。热爱学生最根本的是要讨论民主作风。面向全体学生,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因个人的好恶和学生的优劣而影响对全体学生的关心、爱护,尤其是对那些受过“病虫害侵袭的花朵”更要倾注热情、精心培育、切忌讽刺、挖苦、歧视、谩骂甚至体罚与变相体罚。二、广博精深的科学文化素质。对班主任科学文化素质总的要求是要有雄厚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相关的科学知识和必备的教育、心理理论知识。其中基础知识是根本,专业知识是核心。相关的科学知识是条件,教育心理知识是动力,从而构成了合理的知识结构。这就要求班主任是样样懂、样样通的“百科全书”,是善于吸收、善于学习的“海绵”,只有这样,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才能做到深入浅出、融会贯通,左右逢源、游刃有余,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探求知识的欲望。三、良好的能力素质。1、思想教育能力。建筑灵魂工程的工程师必须只有思想教育能力。第一、观察了解学生的能力。班主任要了解学生各个方面、各个阶段的情况,抓住学生中典型的有代表性的问题,正确及时地引导、指导、疏导。第二、对各种影响教育加工的能力。学生生活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之中,尤其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开拓了他们的视野,但他们常常缺乏对是非、善怒、美丑的正确判断与分析,班主任要善于对各种影响进行选择、加工、调节、控制、引进是有教育价值的影响,并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形成“共振”。第三、结合教学进行思想教育的能力。充分利用课堂、教材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有关思想教育,坚持教书育人、教中有导。第四、示范教育的能力。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