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校本研修实施方案小学校本研修实施方案1活动组织:渭南市实验小学研修主题:《爱的教育的实施途径与方法》课题阶段成果座谈会时间安排:20xx年6月13日活动策划:何焕利(渭南市实验小学副校长)参加人员:1.活动组织校:渭南市实验小学2.任务承担校、研修参与校:渭南市实验小学、丰荫明德小学、双王中心小学、孝义中心小学、交斜中心小学、南师中心小学、固市中心小学的校长及部分教师活动主持:周英利(渭南市实验小学少队辅导员)活动议程:㈠何焕利副校长致欢迎词。㈡闵卫强主任汇报课题开展情况。㈢观摩“三爱”教育主题队会展示班级:四年级五班展示地点:演播厅听课教师:与会全体教师展示过程:1.主持人介绍本次活动与课题研究的关系。同时,班主任组织学生做好展示前的准备。2.学生展示,辅导员讲话,与会教师填写观摩记录。3.主持人点评总结。㈣与会教师参观实验小学“爱的教育的`实施途径与方法”课题研究资料。㈤座谈会1.与会教师谈主题队会观后感受。2.组织参与学校教师针对“爱的教育”的理解”谈认识,说感受。㈥区局领导讲话。㈦召开校长联席会。活动要求:㈠活动组织校的任务:1.校长是研修活动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本次活动中的准备、组织和总结。2.校长要提前邀请区教育局、中心校、核心校、成员校等按时参加活动。3.布置好会场布置(多媒体设备),体现活动主题,简单朴素。4.做好现场摄影、摄像及相关服务。5.积极为大家提供必要的服务和保障工作,确保活动顺利实施。6.活动结束次日,安排专人形成图文并茂的《工作简报》,上呈区教育局及中心校、核心校、成员校。7.整理好其他过程性资料,装订成册或统一装袋。8.做好召开联席会议的相关准备。㈡活动参与校、任务承担校的点评、发言:1.针对主题队会活动的环节设计、组织开展、活动效果等进行点评。2.本着共同发展的目的,积极发现优点,同时客观指出不足,以便于相互学习,共同提高。3.点评、发言要紧扣主题,有主有次,有详有略,重点针对某一环节(或贵校的某一做法)发言,透过现象寻求本质,力求实效,避免大话、套话、客气话。4.每位发言人发言控制在10分钟左右。5.交流后上交一篇本校“爱的教育”的做法或经验发言。小学校本研修实施方案2一、指导思想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优质资源共享的网络多媒体教学环境,使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在我校形成常态化,整体提高我校教师利用“班班通”设备及资源的教学应用能力,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培训方案。二、培训目标为学校“班班通”设备责任人提供设备的安全使用、管理与维护方面专项培训;为学校的`全体教师提供不同层面的技术、理论和应用培训,使其了解“班班通”工程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电子白板功能在学科教学方面的应用,并能够利用“班班通”工程所提供的软硬件资源为学校教学服务。三、培训安排培训对象:学校各学科教师培训时间:20xx年xx月xx日培训地点:中学部:培训辅导教师:中学部:领导到场安排:中学部:小学部:点名负责人:中学部:四、培训内容1、班班通工程知识培训,设备安全使用、管理与维护专项培训;2、班班通工程设备使用现场培训(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要求能使用白板和智能语言教学系统完成教学,各学科老师可以结合自己学科特点练习两种教学白板软件的使用。五、培训要求1、各位教师按照培训安排的时间,带好学习笔记准时参加培训;2、培训的点名记录将作为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的依据,并记入教师个人的质量年度考核中;3、培训结束后,学校将要组织教师进行测试,对未合格的教师还要进行再培训;4、教育局的视频抽测与本次培训的结果挂钩,将作为学校发放电脑补助款的依据。小学校本研修实施方案3为确保我校校本研修理念的有效落实和校本研修行动的稳步推进,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课堂教学能力,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根据我校具体情况,制订我校校本研修一体化考核制度。一、进一步提高对校本研修的认识,明确校本研修的目标和任务。1.以校为本的研修制度对学校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目标,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校自身的课程建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全体教师都要给以高度重视。2.校本研修工作的主要任务是逐步形成民主、开放、有效的教研机制,深入研究学校在实施新课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学校的课程建设与管理能力。3.校本研修要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课堂为研究点,以师生为研究的主体,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总结提升经验、探索规律。二、健全“三级管理网络”,明确各自职责。校长:校长是校本研修制度的第一责任人。校长要真正树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建立校本研修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大力建设校本研修制度,发挥学校的.研究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