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通信原理课程归纳涵盖内容第1章绪论第1章绪论第1章绪论第3章随机过程第4章信道第4章信道第6章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第6章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第7章数字带通传输系统第7章数字带通传输系统第9章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第9章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第11章差错控制编码第11章差错控制编码第13章同步原理参考复习题型结束语通信系统的一般组成数字通信系统模型第4章信道n(t)是叠加在信号上的,故称其为加性干扰(噪声)。加性干扰特点:不论有无信号,加性干扰始终存在。因k(t)随t变,故信道称为时变信道。因k(t)与ei(t)相乘,故称其为乘性干扰。乘性干扰特点:当没有信号时,没有乘性干扰。因k(t)作随机变化,故又称信道为随参信道。若k(t)变化很慢或很小,则称信道为恒参信道。线性失真频率失真:振幅-频率特性不良引起的频率失真波形畸变码间串扰解决办法:线性网络补偿相位失真:相位-频率特性不良引起的对语音影响不大,对数字信号影响大,造成码间串扰解决办法:线性网络补偿非线性失真可能存在于恒参信道中定义:输入和输出信号的振幅不是直线关系。其他失真:频率偏移、相位抖动…接收端收到的信号R(t)可以看作一个窄带高斯过程。容量C的定义:每个符号能够传输的平均信息量最大值。(比特/符号)容量Ct的定义:单位时间(秒)内能够传输的平均信息量最大值。(b/s)式中r——单位时间内信道传输的符号数连续信道容量的计算式中S-信号平均功率(W);N-噪声功率(W);B-带宽(Hz)。数字基带信号s(t)的功率谱密度Ps(f)数字基带信号传输系统模型第一项akh(t0)是第k个接收码元波形的抽样值,它是确定ak的依据;第二项(项)是除第k个码元以外的其它码元波形在第k个抽样时刻上的总和(代数和),它对当前码元ak的判决起着干扰的作用,所以称之为码间串扰值。由于ak是以概率出现的,故码间串扰值通常是一个随机变量。第三项nR(kTS+t0)是输出噪声在抽样瞬间的值,它是一种随机干扰,也会影响对第k个码元的正确判决。无码间串扰的时域条件无码间串扰频域条件——奈奎斯特(Nyquist)第一准则滚降系数越大,h(t)的拖尾衰减越快滚降使带宽增大为余弦滚降系统的最高频带利用率为最佳抽样时刻是“眼睛”张开最大的时刻;定时误差灵敏度是眼图斜边的斜率。斜率越大,对位定时误差越敏感;图的阴影区的垂直高度表示抽样时刻上信号受噪声干扰的畸变程度;图中央的横轴位置对应于判决门限电平;抽样时刻上,上下两阴影区的间隔距离之半为噪声容限,若噪声瞬时值超过它就可能发生错判。g(t)是宽度为Ts的单个矩形脉冲,单极性NRZ信号第7章数字带通传输系统第7章数字带通传输系统第7章数字带通传输系统第7章数字带通传输系统※“0”——w1“1”——w2波形:第7章数字带通传输系统2FSK相干检测法由上式可以看出:相位不连续2FSK信号的功率谱由连续谱和离散谱组成。其中,连续谱由两个中心位于f1和f2处的双边谱叠加而成,离散谱位于两个载频f1和f2处;连续谱的形状随着两个载频之差的大小而变化,若|f1–f2|<fs,连续谱在fc处出现单峰;若|f1–f2|>fs,则出现双峰。若以功率谱第一个零点之间的频率间隔计算2FSK信号的带宽,则其带宽近似为2PSK调制方法2PSK解调方法只可相干解调,不可包络检波。结论:带宽也是基带信号带宽的两倍。与2ASK的区别仅在于当P=1/2时,其谱中无离散谱(即载波分量)。第7章数字带通传输系统2DPSK信号调制器原理方框图相对码和绝对码之间的相互转换:差分相干解调(相位比较)法结论:带宽也是基带信号带宽的两倍。与2ASK的区别仅在于当P=1/2时,其谱中无离散谱(即载波分量)。模拟信号数字化3步骤:抽样、量化、编码fB-信号带宽;n-商(fH/B)的整数部分,n=1,2,…;k-商(fH/B)的小数部分,0<k<1。(a)模拟基带信号(b)PAM信号(c)PDM信号(d)PPM信号PAM调制过程的波形和频谱图t均匀量化设模拟抽样信号的取值范围在a和b之间,量化电平数为M,则量化间隔量化区间的端点量化输出电平qi取为量化间隔的中点,则量化噪声:量化输出电平和量化前信号的抽样值之差。用信号功率与量化噪声功率之比衡量其对信号影响的大小。信号mk的平均功率可以表示为图中横坐标x在0至1区间中分为不均匀的8段。1/2至1间的线段称为第8段;1/4至1/2间的线段称为第7段;1/8至1/4间的线段称为第6段;依此类推,直到0至1/128间的线段称为第1段。15折线特性PCM系统的原理方框图13折线A律编码步骤:判断抽样值极性,用c1表示。判断抽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