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艺苑风景线教学设想:本单元选自湘版音乐实验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属于“音乐与相关文化”领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课。本单元旨在让学生通过“音乐与意境”、“音乐与人物形象”、“同主题的音乐与美术作品”、“电视栏目与电视剧片头音乐”这四个板块内容的学习,感知音乐与姊妹艺术、音乐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并能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将音乐与其他艺术进行综合表现。介于本单元涉及面广、内容多、信息量大等特点,在教学设计时,设想采用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学形式,解决上述问题,并突出“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思路。教学目标:能认真聆听“音乐与意境”中的4个音乐片断,对音乐作品的意境展开丰富的联想,并用诗歌、语言加以描述。能用语言说出对音乐主题的感受,结合旋律、节奏、音色等音乐要素说出主题音乐表现的人物形象,并能结合音乐用音乐剧的形式自行创意表演《两个犹太人》的音乐片断。能将同主题的音乐与美术作品结合在一起欣赏,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同主题音乐与美术作品之间的共性。能为教材上提供的电视专题栏目选配合适的音乐,并用自己的语言小结电视栏目音乐的特点。聆听三部电视剧的片头歌,能随乐哼唱,并能从音乐风格、意境等方面,探讨片头音乐与剧情的关系。教学重点:1、初步认识音乐与姊妹艺术之间的联系;2、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实践能力;教学难点: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能将音乐与其他艺术进行综合表现。教学准备: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学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组织教学:1、在网络教室授课。2、将学生分组,各组同学就近上机入座。二、导入新课:师:音乐是艺术大家族中的一员,它与其他艺术情同手足,相互辉映,在艺术园地里编织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其中的几种。三、新课展开:Ⅰ、音乐与意境想像画面。①、播放音乐《春江花月夜》片断,让学生根据音乐意境想像一幅画。②、用语言简单描述联想到的意境。选配散文、诗歌。①、综合学生的想象出示中国画《春江花月夜》。②、让学生结合音乐与画面意境在网上搜索合适的散文、诗歌,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或自行创作。和乐朗诵。①、教师反复播放音乐,让各组同学将选定的散文、诗歌在组内和乐朗诵并讨论。②、每组派代表在班上展示,并交流讨论。师生共同讨论音乐与意境之间的关系。Ⅱ、音乐与人物形象聆听音乐,猜主奏乐器。①、播放《两个犹太人》的两段主题音乐。②、学生听音乐猜主奏乐器。勾画人物形象。①、给出主题音乐乐谱,结合旋律、节奏、乐器音色等,引导学生想象人物形象,②、鼓励学生大胆地用画笔勾勒出人物形象,用语言说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学生活动。①、学生介绍作曲家穆索尔斯基及其音乐作品《图画展览会》。②、启发学生大胆创编,让各组同学结合音乐用哑剧、音乐剧、小品等形式,自行编导排演。(教师巡回指导。)③、各组依次上台表演,在全班交流。(教师提供部分服装、道具。)④、自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评价各组同学的表演。师生共同讨论音乐与人物形象之间的关系。四、小结本课。五、布置作业。1、搜集同主题音乐与美术作品的有关资料。2、搜集三大名著及其改编的电视连续剧的有关资料,课前在组内先交流。第二课时:回顾上节课的两个主题内容。二、新课深入:Ⅲ、电视栏目和电视剧的片头音乐选择题①、提供几个同学们熟悉的电视栏目图片,播放音乐片断。②、让学生为各栏目选配合适的音乐。讨论电视栏目片头音乐的特点。①、引导学生将栏目分组,②、结合栏目的内容、性质及面对的观众群等因素,讨论电视栏目片头音乐的特点。抢答题①、播放电视连续剧《水浒传》和《三国演义》的片头歌录音,让学生抢答歌名和出处。②、让学生先简单说出两首歌曲的特点。讨论分析片头音乐与剧情的关系①、提出问题:“同是描述英雄好汉,为何歌曲风格、曲调相差这么大?”②、播放电视连续剧《水浒传》和《三国演义》的片头歌视频。③、学生随乐哼唱这两首歌曲。④、启发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结合剧情、剧中主要人物形象、意境等因素讨论分析片头音乐与剧情的关系。各组派代表在班上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名著《红楼梦》及作者曹雪芹的资料。播放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片头歌视频,让学生说出歌曲的特点和表现的意境。Ⅳ、同主题的音乐与美术作品听片断说歌名。播放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让学生说出歌名。听歌曲想同名名画。根据歌曲意境引导学生联想世界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看名画读文章。结合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有感情地朗读文章《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感受同主题音乐与美术作品的主题内涵。①、反复播放歌曲片断,感受音乐中的人物形象的个性描写。②、学生聆听完整的歌曲,联系油画和文章,进一步感受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