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阶段检测(四)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和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专题七、八)(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doc
上传人:猫巷****正德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阶段检测(四)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和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专题七、八)(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doc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阶段检测(四)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和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专题七、八)(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阶段检测(四)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和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专题七、八)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2019·宜宾高一检测]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仍处于危急中,于是政府发出了“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胜敌人”的号召,为此苏维埃政权实行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社会主义工业化D.农业全盘集体化解析:根据材料“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仍处于危急中”和“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胜敌人”可知当时苏俄处于战争的非常时期,被迫实行非常政策,故A正确。答案:A2.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传单写道:“彼得格勒城市及郊区的所有工人、水兵、赤卫队和铁路组织的会议……决定,派我们中间的优秀分子加入‘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的队伍。”这一传单出现的历史背景应是()A.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B.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C.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失误D.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解析:根据材料中“所有工人、水兵、赤卫队和铁路组织的会议”“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可知,此时苏俄正处于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内外敌人对苏维埃政权发动进攻。为保障战争的胜利,苏俄实行了余粮收集制。答案:B3.针对曾把农民出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视为投机倒把并予以惩办的做法,某国领导人指出:“投机倒把活动,如果从政治经济学意义上来理解,那它和‘正当’贸易就区分不开。”体现该领导人这一观点的措施是()A.允许农民进行商品交换B.推行农业集体化C.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D.实行余粮收集制解析:材料强调投机倒把活动与“正当”贸易区分不开,说明该领导人不主张把农民出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视为投机倒把活动,允许农民进行商品交换,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A项为正确答案。答案:A4.“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了产品的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那时党的口号是‘学会做生意’。”这里的“学会做生意”实际指()A.借助商品和市场进行调节B.实行余粮收集制C.允许恢复和发展私人企业D.大中小工业国有解析:注意题目中的信息:一是“新经济政策”,二是“城市”和“商店”,所以这里的“学会做生意”实际上就是强调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即利用商品、货币、市场和价值规律来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故A正确;B、D均不符合题意,错误;C是A的具体内容,排除。答案:A5.[2019·济南一中月考]1919年8月至1920年8月,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全国购到两亿两千万普特粮食,比前一年翻了一番;1925年一年里,苏联政府实施新经济政策共采购到四亿三千三百万普特粮食。这说明两个政策()A.都有利于农村发展B.都为经济建设募集较多粮食C.都有利于巩固政权D.都为战争募集到了足够粮食解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利于发展农业生产,A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为了集中人力、物力战胜敌人,B项错误;新经济政策是为了发展经济,D项错误;两个政策在不同时期都起到了巩固政权的作用,故C正确。答案:C6.在斯大林的观念中,国家实力(尤其是经济实力所支撑的军事力量)是衡量先进与落后的尺度,至于如何在社会诸层面的现代化及其协调发展等更广义的发展领域赶超先进国家则不在他的视野中。这一观念影响下苏联实施的核心政策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D.农业集体化方针解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推行的,故A、B两项错误;斯大林上台后,优先发展重工业,并且以牺牲农业、轻工业的发展为代价,使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故C项正确;农业集体化服务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因此其不是核心政策,故D项错误。答案:C7.苏联“二五”计划规定:轻工业生产的年增长率将由“一五”计划期间的13.2%提高到18.5%,重工业则由40.1%降为14.5%。“二五”计划实施的结果是轻工业年增长率为14.8%,重工业则高达19%。材料说明苏联“二五”计划意在()A.尝试调整轻重工业的失衡问题B.使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C.实现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D.完成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解析:本题考查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依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开始实施的苏联“二五”计划强调发展轻工业,平衡轻、重工业增长速度,到“二五”计划完成时,苏联轻、重工业生产增长率相对于“一五”计划时期略有改观,表明苏联“二五”计划意在尝试调整轻重工业发展失衡的问题,A项正确。答案:A8.农民们宁愿在自己的土地上辛勤劳作,因为他们可以“自行耕种和出售,而不是按照政府为集体农庄的农产品制定的低价格出售。因此,私人土地虽然只占总耕地面积的3%到5%,却生产了25%到30%的苏联农产品。”该现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