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教案.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2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短歌行》教案.doc

《短歌行》教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案课题:短歌行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班级:2008级1班姓名:范晶学号:20080141136指导老师:戴前伦2011年5月17日短歌行曹操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掌握本诗中主要的艺术手法;理解用典的意义和作用。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诵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学生品味诗歌语言美和意境美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作者的忧患意识;体会诗人委婉地表达自己求贤若渴以及建功立业的心情。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学习古诗的鉴赏方法,赏析诗歌中的意象。2.教学难点:领悟诗歌所表达的思想内容,理解用典的意义和作用。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反复诵读,加深对诗句的理解。2.探究意象法:赏析意象,感受诗歌的意境美。3.点拨讨论法:以点带面,用诗眼统摄全文。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1)导入同学们,古今中外谁跑的最快?曹操跑的最快,因为“说曹操,曹操到”。那同学们们知道这句谚语的出处吗?《三国演义》中讲到汉献帝被李傕与郭汜二人追拿时陷入险境,有人推荐曹操,说他有能力救驾,但是信使未出,联军就已经杀到。在走投无路之际夏侯敦奉曹操之命率军将李郭联军击溃。故有“说曹操,曹操到”。曹操,应该是三国时期一个堪称英雄的人物,但是历来人们对他毁誉参半。易中天教授概括了人们对他的三个称谓:英雄、奸雄、奸贼。人说也称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那么曹操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今天我们就从这首《短歌行》中来认识一下曹操,感悟一下他的人生理想。(二)解题1.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常用乐府旧题抒发情感和抱负,内容和形式上多有创新。他的诗歌诗具有“慷慨悲凉”的风格,这种风格被称为“建安风骨”。他的诗歌现存二十余首,有《曹操集》。2.建安文学:是盛行于东汉末年至三国曹魏年间的一种文学流派。其代表诗人有曹操、曹丕、曹植等;建安诗歌以五言为主,亦有四言及杂言。建安诗歌在思想内容上主要是反映了当时动荡乱离的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以及抒发个人的情感心志与理想抱负。曹操“颇有悲凉之句”,曹植“雅好慷慨”,造就了“慷慨悲凉”的特色。3.写作背景:建安十三年,这一年冬天,曹操亲率大军,列阵长江,欲一举扫荡“孙刘联盟”,统一天下。在赤壁之战前夕,他和众部将一起狂饮,向诸将讲述自己希望收服江南的雄心壮志。这时,他看到乌鸦向南飞去,就拿起自己的槊豪情满怀地呤诵出了《短歌行》。4.诗歌体裁:《短歌行》是歌行体。歌行体是古代乐府诗歌的一种体裁,其形式自由、文辞铺展、篇幅不限,是用于宴会的歌辞。乐府又有《长歌行》,《短歌行》与《长歌行》的区别根据《乐府解题》的记载,主要在于曲调和歌声的长短。《短歌行》一般是四言和五言的,《长歌行》一般是七言的。(三)整体感知1.朗读诗歌,加强对诗歌的了解。先教师范读,然后学生齐读。(本诗要求诵读,因此要多引导学生朗读,读的时候要把那种慷慨悲凉的感情表现出来,诗歌的节奏是二二式。)2.从原文中用一个字概括出诗歌的情感基调。从诗中“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这三句概括出诗歌的情感基调就是“忧”。(四)、赏析意象意象即蕴含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本诗中的意象主要有朝露、酒、鹿鸣、明月、乌鹊。1.朝露:即早晨的露水,它象征时光短暂。朝露也是汉魏晋诗歌中常用的意象。如曹植的“天地无终极,人命苦朝露”。汉乐府《长歌行》中的“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2.酒:这一意象在古典诗歌中最为常见。如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李清照的“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范仲淹的“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等等。酒一般都是用以抒发诗人的愁情,在这首诗中也是借酒消愁。3.鹿鸣:引用《诗经·小雅·鹿鸣》,本是天子宴请群臣以及民间宴请嘉宾时演唱助兴的乐曲,但是它不只是吃吃喝喝,而是“安乐臣心”,使宴上的群臣都心悦诚服的为君王服务。用在这里巧妙地表达了诗人欢喜的接纳贤才之意,抒发了对贤才的渴慕之情。4.明月:在这里指贤才。月亮这一意象一般蕴含思念之情,用在这里恰如其分地表达对贤才思慕之情。5.乌鹊:即乌鸦,在这里指有才能的人。(1)为什么乌鹊会指贤才,而不是渲染悲凉的气氛或噩耗的象征呢?明确:在东汉时期,有“北人喜乌,南人喜鹊”之说。乌鸦有反哺的习性,所以北方的人喜欢乌鸦,对乌鸦的感情很深,并不认为乌鸦会带来噩耗。(2)为什么是“乌鹊南飞”,而不是北飞呢?明确:在东汉时期,贤才们往往彷徨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