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2教学计划3科目科学教学班级四年级授课教师周次日期教学内容计划课时实授课时1我们关心天气22天气日历温度与气温23风向和风速降水量的测量24云的观测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25水能溶解一些物质26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27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溶解的快与慢28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29期中复习210期中考试11听听声音声音是怎么样产生212声音的变化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213声音的传播我们是怎么样听声音的214保护我们的听力身体的结构215骨骼关节和肌肉24教材分析:本册教材有四个单元、“天气”、“溶解”、“声音”、“们的身体”。与原教材相比缩减了一个单元,减少了“磁铁”、“有生命的物体”两个单元,增加了“我们的身体”单元。覆盖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和地球与宇宙科学三大领域,具体为:生命科学(生命体的结构与功能)《我们的身体》;物质科学(物体与材料的特性)《溶解》;物质科学(光、热、电、磁)《声音》;地球与空间(地球和天空的变化)《天气》。调整后的新教材,内容体系更加科学、合理。每个单元都有七个教学内容,一般每个教学内容为一个课时。根据教学建议,对典型的过程和方法展开充分的探究,不以1课时为限制。应该加强单元后的总结性教学,帮助学生梳理概念、澄清观点。【学生分析】:学生经历了一年的科学学习,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比如,对周遍的事物有了一定的科学认识;初步掌握了科学学习的方法,尤其是观察的方法;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因此,这一学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本学期,班级学生数基本在40个左右,合理的人数也为科学学习的顺利组织开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教学目标】:本学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汇总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真正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具体内容见单元目标)【教学措施】:1、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5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第一单元天气第一课时云和雨【教学目标】:1.知道区分晴天、多云和阴天的方法。2.知道可以用雨量器测量降水的多少。3.了解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的方法。4.了解雨量等级表。5.经历观察与记录天空中的云量及雨量的过程。6.尝试调查雨水的流向。【教学重点】:能用雨量测量降水量。【教学难点】:学会观察空中云的形状及变化。【教学准备】:在校园里(或附近)寻找一块学生进行观察活动的场地,这块场地应该比较开阔,没有明显障碍物阻挡学生们的视线,而且场地要比较平坦,不会给学生们观察天空中的云带来不安全因素。尽量多地搜集一些关于云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在适当的时候提供给学生。利用一个下雨天,带领学生为每个组收集一杯一天的降水,封存备用。学生准备:6搜集关于云的各种资料、科学文件夹、直尺、筷子等。教学活动过程一、引入:师:“研究天气的活动开始了。说说你认为‘天气’包含哪些内容?你对天气的哪些内容比较感兴趣?你想研究关于天气的哪些内容?”二、探究活动:1.我们看云去。·带领学生到室外观察:天空中有什么样的云?云在天空中的位置会不会移动?云的形状会不会变化?·把自己看到的云画下来,想一想,它像什么?·查查资料,云主要有哪些种类,人们怎样称呼它们,各种不同的云预示着什么不同天气?·和同学交流分享:画的、写的、搜集到的关于云的资料。2.区分晴天、多云和阴天。·讨论:大家认为什么样的天气是晴天、多云和阴天?·讲授:学习如何区分晴天、多云和阴天的方法。·估测:今天天空中云的多少?·判断:今天是晴天、多云还是阴天?3.下雨了。·讨论:怎样才能知道下了多少雨?·制作:利用厚底直筒玻璃杯制作一个简易雨量筒。·讨论:有哪些方法可以用尺子量雨水的厚度?7·操作:用直尺量雨水的多少。·观察:对照雨量表确定测量的雨的等级。4.云和雨的关系。·讨论:云和雨之间有怎样的关系。三、小结。四、课后拓展。·调查:雨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