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空调新技术.ppt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8.2M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暖通空调新技术.ppt

暖通空调新技术.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建筑设备建筑通风概述建筑通风概述风压作用的自然通风利用风压和热压的自然通风自然通风的影响因素(建筑门窗)开口高低对室内空气流动的影响水平遮阳对室内气流组织的影响不同窗户形式对室内气流的影响室内气流的调节绿化的导风作用机械通风全面通风局部通风系统的组成与设计要求(1)局部送风系统(2)局部排风系统1)密闭式2)柜式(通风柜)3)外部吸气式4)吹吸式5)接受式(3)局部排风的净化和除尘1)有害气体的净化处理①燃烧法②吸附法③吸收法④冷凝法2)除尘①粉尘的性质粉尘的密度粉尘的粘附性粉尘的粒径分布②除尘方法及设备除尘方法有湿法防尘、除尘系统和通风排气系统。除尘设备机械除尘器类、过滤除尘器类、湿式除尘器类、电除器类重力沉降室冲激式除尘器1—含尘气体进口;2—净化气体出口;3—挡水板;4—溢流箱5—溢流口;6—泥浆斗;7—刮板运输机;8—s型通道喷淋塔全面通风的计算2.为消除余热所需的通风量n是换气次数,见下表:全面通风的气流组织全面通风的气流组织全面通风的效果不仅与全面通风量有关,还与通风房间的气流组织有关。工程设计中,通常采用以下的气流组织方式:(1)如果散发的有害气体温度比周围气体温度高,或受车间发热设备影响产生上升气流时,无论有害气体浓度大小,均应采用下送上排的气流组织方式。(2)如果没有热气流的影响,散发的有害气体密度比周围气体密度小时,应采用下送上排的方式;比周围空气密度大时,应从上下两个部位排出,从中间部位将清洁空气直接送至工作地点。(3)在复杂情况下,要预先进行模拟实验,以确定气流组织方式。因为通风房间内有害气体浓度分布除了受对流气流影响外,还受局部气流、通风气流的影响。空气质量平衡和热量平衡1.空气质量平衡单位时间进入室内的空气质量应和同一时间内排出的空气质量保持相等。即通风房间的空气质量(kg/s)要保持平衡,这就是空气平衡。空气平衡的数学表达式为Gjj+Gzj=Gjp+Gzp在工程实际中为满足各类通风房间及邻室的卫生要求,常利用无组织自然渗透通风措施,使洁净度要求较高的房间维持正压,使机械送风量略大于机械排风量(5%~10%),使污染严重的房间维持负压,使机械送风量小于机械排风量(10%~20%),用自然渗透通风来补偿以上两种情况的不平衡部分。2.热平衡热平衡是指室内的总得热量和总失热量相等,以保持车间内温度稳定不变,即Qd=Qs车间总得热量包括很多方面,如生产设备散热、产品散热、照明设备散热、采暖设备散热、人体散热、自然通风得热、太阳辐射得热及送风得热等。车间的总体热量为各得热量之和。车间的总失热量同样包括很多方面,有维护结构失热、冷材料吸热、水分蒸发吸热、冷风渗入耗热及排风失热等。自然通风的作用原理建筑物四周的空气分布(2)热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窗孔b的内外压力差余压分布规律(3)热压和风压同时作用下的自然通风窗孔a的内外压差:自然通风的计算1)计算室内所需的全面通风换气量2)确定进、排风窗孔的位置分配各窗孔的进、排风量。3)计算各窗孔的内外压差和窗孔面积在热压的作用下,窗孔a和b的面积Fa、Fb分别为室内平均温度进风窗、避风天窗与风帽进风窗的布置与选择自然通风进风窗的标高应根据其使用的季节来确定:夏季通常使用房间下部的进风窗,其下缘距室内地坪的高度一般为0.3m~1.2m,这样可使室外新鲜空气直接进入工作区;冬季通常使用车间上部的进风窗,其下缘距地面不宜小于4.0m,以防止冷风直接吹向工作区。对于单跨厂房进风窗应设在外墙上,在集中供暖工地区最好设上、下两排。2.避风天窗普通天窗往往在迎风面上发生倒灌现象,为了稳定排风,需要在天窗外加设挡板或采取特殊构造形式的天窗,以使天窗的排风口在任何风向时都处于负压区,这种天窗称为避风天窗。矩形避风天窗1.挡风板2.喉口下沉式天窗曲(折)线形天窗(尺寸单位:m)(a)折线形天窗(b)曲线形天窗(3)避风风帽避风风帽就是在普通风帽的外围增设一周挡风圈。(4)通风屋顶通风屋顶是在一般的屋顶上架设通风间层而成的建筑设计与自然通风的配合1.建筑形式的选择(1)以自然通风为主的热车间,为增大进风面积,应尽量采用单跨厂房。(2)余热量较大的厂房应尽量采用单层建筑,不宜在其四周建筑坡屋;否则,宜建在夏季主导风向的迎风面。(3)如果车间内无高大障碍物阻挡,也不放散大量的粉尘和有害气体,且迎风面和背风面的开孔面积占外墙面积的25%以上时,尽可能采用“穿堂风”的通风方式。(4)热加工厂房的平面布置,应尽可能采用“L”形、“”形或“”形等形式,不宜采用“”形或“”形布置。(2)建筑形式的选择开敞式穿堂风图通风系统的主要设备和构件轴流风机的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