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造船驶向世界之巅_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_解读.pdf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03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国造船驶向世界之巅_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_解读.pdf

中国造船驶向世界之巅_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_解读.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Chineseshipbuildingindustryisclimbingupthesummitof中国造船驶向世界——《船舶工业中长期发本刊记者杨培举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9月18日,经国务院同8意,国家发改委、国防科工委联合对外发布《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此举表明中国造船正式向日韩亮剑。10年后,中国造船将登上世界之巅。162006年10月中国船检theworld市场份额:中国造船登顶的基础忽视产能急剧扩张的后果。据长三角地区根据《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到两省一市造船业的规划:今后5年,江苏造2015年,中国造船量占全球总造船量的比船产能将达到700万载重吨,浙江接近1000重,将从目前的18%升至40%,超过日本;万载重吨,上海计划在2010年达到1000万到2020年,将超过韩国,成为全球第一。来载重吨。由大连、天津等地组成的“环渤海自中国船舶工业协会统计,今年上半年,全湾船舶基地”也是雄心勃勃:到2010年可国造船企业承接新船订单1608万载重吨,达到500万吨产能,到2020年为1000万吨占世界市场份额的27.1%。产能。再加上珠江三角洲基地和其他分散“十一五”期间,中国将贯彻落实《船力量,中国造船将达到一个很惊人的数字。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一方面集中力量这对中国造船业的发展和调控来说,将是加快建设环渤海、长江口和珠江口三大造船一个严峻的考验。之巅基地。另一方面切实加强宏观调控,预防产能过剩,对规划外建设项目进行严格控制,品牌船型:占有市场份额的保证通过专项整治和许可证管理,整合、淘汰落要做世界第一造船强国,首先要从市后生产能力,防止低水平生产能力过剩。场份额上胜出,这需要有自主创新的品牌展规划》解读欧洲造船工业联合会预测,在2010年船型。之前,平均每年的订购量将保持在4700万《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确定的一载重吨的水平,而在2010年至2020年间,个重要战略目标,就是到2010年,自主开将保持在4500万载重吨水平。根据中国船发、建造的主力船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年舶工业研究中心的数据,在2006至2010年,产量1700万载重吨。“十一五”时期要以集中国对船舶的总需求量,将达到3100万载成创新为重点,集中力量组织实施大型LNG重吨。2010至2020年,总需求量将达到4200船、深海半潜式钻井平台等十大创新项目,万载重吨。力争取得重大突破,以此带动船舶科技整对于这种产量翻番的发展速度是否存体水平跃升。同时,通过对散货船、集装箱在过热,是否造成船舶业泡沫的担忧?国船、油船三大主流船型的优化和换代开发,防科工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一能力不会努力打造一批国际知名品牌。过剩。原因在于现在我国正在着力提升船据了解,近年来,我国船舶工业把引舶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配套业发展,提进、消化、吸收和创新结合起来,加快自主高生产效率。如果规划设定的目标实现,就创新步伐,努力实施品牌战略,逐步实现了不会出现泡沫。船舶产品的国际化、大型化、批量化,形成中国船舶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于世春了油船、散货船、集装箱船三大主力船型并担心,中国大规模上马造船项目,有可能形驾齐驱的局面。“中国大连型”和“中国上成产能过剩,这一危机在2010年之前不会海型”已成为颇受国际航运界和造船界欢爆发,但是随着供给的增长,需求的减少,迎的船舶品牌。供需矛盾将有可能使今天的投资打“水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承接最多的是4250漂”。标准箱集装箱船,这个船型现在已经形成记者点评:无疑,抢占市场份额,是独系列化生产,4个月就可以交工6艘船,平步造船业天下的基本战略。但是,我们不应均22天交一艘。CHINASHIPSURVEY2006.10.17SpecialContribution特稿“绿色好望角”是上海外高桥公司自主量由1995年的184万载重吨飞速提高到消耗,关联度达84%,其中尤以机械、冶研发的17.5万吨好望角型散货船,从建造2004年的855万载重吨,翻了两番有余,但金、电子、石化等行业最为密切。这就说明到推向市场,短短3年已累计承接建造56造船技术水平与日本、韩国的差距基本没了一个不争的事实,船舶配套业是船舶工艘,主导了国际市场同类产品的价格。有缩小。目前,日本造船人均产值约55万业发展的基石。目前,中国的一些主流船型在综合技美元,韩国48万美元,而中国仅9千美元。业内人士认为,利润低下主要原因是术指标与国外先进造船国家不相上下,实中国的目标是,到2010年,骨干造船国产船舶配套设备发展滞后,成为制约未现了批量接单和标准化造船,取得了十分企业基本建立起以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