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劳动法及案例分析(ppt 22页)(1).ppt
上传人:一只****呀淑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2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人力资源]劳动法及案例分析(ppt 22页)(1).ppt

[人力资源]劳动法及案例分析(ppt22页)(1).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劳动法及案例分析一、劳动法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简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第三条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劳动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劳动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第十二条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第十三条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第二十二条劳动合同当事人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有关事项。第二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第三十条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工会认为不适当的,有权提出意见。如果用人单位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劳动合同,工会有权要求重新处理;劳动者申请仲裁或者提起诉讼的,工会应当依法给予支持和帮助。第三十一条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第三十三条企业职工一方与企业可以就劳动报酬、作息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签订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没有建立工会的企业,由职工推举的代表与企业签订。第三十四条集体合同签订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第七十七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调解原则适用于仲裁和诉讼程序。二、劳动关系劳动关系三要素二、劳动争议处理C、非法用人主体:即非法人亦非自然人。未经过工商注册登记或经民政局合法审批;虽经过工商注册登记但未按期年审,或因违法经营被吊销经营资格;当劳动争议当事人一方为以上情况时,纳入民事仲裁范畴。2、劳动争议的客体劳动争议的客体是劳动争议主体的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案例1:职工李三与某公司签订了5年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工作满3年后,李三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经协商公司同意解除,但在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时,公司提出李三未履行完合同,要求退还公司为其缴纳的5年养老保险费,以代替未履行完合同的赔偿费。问题1:该案例中劳动争议的主体是谁?问题2:该案例中劳动争议的客体是什么?3、劳动争议的内容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是构成争议内容的要件。三、劳动争议的成因及种类1、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报酬规定应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规定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规定对职工因患重病解除劳动合同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规定经济补偿金的计发规定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对职工进行赔偿的规定职工违反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进行赔偿的规定用人单位侵犯职工合法权益应承担的赔偿责任用人单位违反女职工、未成年工保护规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方面的违约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不缴纳社会保险费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应注意:劳动合同一定是书面的,正式的;劳动合同的格式可以是劳动部门的合同样本,也可以是企业根据劳动法对劳动合同的相关要求自己订立的,可就劳动期间的其他事项经双方协商予以补充约定,如关于培训服务补偿;劳动合同应明确试用期,以避免不必要的劳动纠纷和企业损失;企业人事管理人员不组织签定劳动合同是对自己工作的不负责,是自设障碍,想以不签劳动合同而钻法律空子的想法是不明智的。“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属不同概念。案例1:一加拿大软件专业留学生受聘于一软件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工资己明确(8000元/月),但未明确试用期。按公司软件开发进度安排,应于3个月内完成2个软件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