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其他职业病.ppt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263 大小:13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五节-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其他职业病.ppt

第五节-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其他职业病.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5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五节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其他职业病一、概述3456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CleanordegreasemetalorelectronicproductsTCE-inducedmedicamentosalikedermatitisTCE-inducedmedicamentosalikedermatitis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CoenraadsPJ,OlieK,TangNJ.Bloodlipidconcentrationsofdioxinsanddibenzofuranscausingchloracne.BrJDermatol.1999Oct;141(4):694-7.Chloracneisanacne-likeeruptionofblackheads,cysts,andpustulesassociatedwithover-exposuretocertainhalogenatedaromaticcompounds,suchaschlorinateddioxinsanddibenzofurans.Thelesionsaremostfrequentlyfoundonthecheeks,behindtheears,inthearmpitsandgroinregion.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职业性肿瘤授课内容职业性肿瘤:在工作环境中长期接触致癌因素,经过较长的潜伏期而患的某种特定肿瘤,称职业性肿瘤(occupationaltumor)或职业癌(occupationalcancer)。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2008年新发癌症病例1240万(约男性665万,女性575万),职业性肿瘤占全部肿瘤的2%~8%,每年全球至少有20万人死于职业性肿瘤。职业性肿瘤大多发生在发展中国家,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职业危害日益严重,职业病人数也逐年增加。卫生部办公厅通报职业致癌因素(occupationalcarcinogen)指能引起职业性肿瘤的致病因素,称职业性致癌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其中化学因素最多见。职业性肿瘤的历史可追溯到1775年,英国外科医生Pott发现扫烟囱工人阴囊癌的高发病率,并认为可能与接触烟囱中的烟尘有关。首次提出了化学物与癌症以及职业与癌症的关系。1895年,德国外科医生Rehn首次报告染料厂工人(芳香胺类)发生职业性膀胱癌。1922年,英国化学家Kennway从煤焦油中分离出多种多环芳烃,诱发出动物的皮肤癌。1945年,英国学者Case对染料行业的膀胱癌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证实了β-萘胺及联苯胺的致癌性。1967年英国制订了有关致癌物的法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AgencyforResearchonCancer,IARC)根据化学物致癌的危险性将化学物分为5类。2011年资料显示:107种化学物质为确认人类致癌物,59种可能人类致癌物,267种可疑人类致癌物,508种对人的致癌性尚无法分类的物质,1种为目前资料可认定为可能无致癌性的物质。近年来IARC又认定了一些新的致癌工种,如长期上夜班的护士和女性空中乘务员由于轮班引起生物节律破坏而患乳腺癌的几率升高。该研究与动物研究结果相符合,即持续的光照,或持续的夜晚暗光,或慢性时差综合症均可大大增加肿瘤的发生率。有实验研究表明,减少夜间N-乙酰-5-氧基色胺可以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此结果或许可以解释为夜晚暴露在光线下打乱了生物节律系统,改变睡眠活动方式,抑制N-乙酰-5-氧基色胺的产生,而最终抑制或激活肿瘤发展相关的基因。①联苯胺所致膀胱癌②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③苯所致白血病④氯甲醚所致肺癌⑤砷所致肺癌、皮肤癌⑥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⑦焦炉逸散物所致肺癌⑧铬酸盐制造业所致肺癌1.潜伏期研究表明在首次接触致癌物到肿瘤发生有一个明显的间隔期,称为潜伏期。肿瘤是从DNA一个碱基对发生突变的非正常细胞引发的,但最终是否发展或何时发展成为肿瘤,受一系列因素影响:如细胞损伤的修复能力肿瘤发生的内、外源促进因子免疫系统的有效性等。因此,不同的致癌因素有不同的潜伏期。潜伏期最短4~6月,苯致白血病;最长达40年以上,如石棉诱发间皮瘤;多数职业肿瘤潜伏期较长,约为12~25年;由于职业性接触程度较强,职业肿瘤发病年龄比非职业性同类肿瘤提前。如芳香胺引起的泌尿系统癌症,发病年龄以40~50岁多见。较非职业性的早10~15年。如我国湖南某砷矿职工中肺癌发病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