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感悟积累实践苏州市金阊区实验小学陈莉华叶圣陶先生说过:"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设语文课以训练之"。因此,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处于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求知欲强,既具有丰富的情感,又善于形象思维,正是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度的时期。根据儿童这一特点,抓好低年级学生作文的启蒙训练尤为重要。然而调查表明,大多数低年级学生由于受识字量的限制,教师陈旧的教学方法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对于写作的兴趣早已被扼杀,失去了这一依托,也就是造成各年级学生"写"的能力差的恶性循环之根源。为解决这一问题,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试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广泛阅读,积累语言。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东西靠平时的积累,不但著作家、文学家是这样,练习作文的小学生也是这样。小学生今天作某一篇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的知识、思想、语言等等方面的积累。"那么如何积累习作素材呢?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作过精辟的论述:"读有字书,精读博览,广为采撷;读无字书,汲生活之水,开阔视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一古训说明阅读与写作是密切相关的。"日积月累,方能生悟"。因此,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让学生通过大量阅读丰富词汇,获得间接的知识经验,为习作积累必要的语言材料。只有语言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否则心中纵有思绪万千,笔下也难有片言只语。同时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不仅能开拓视野,增知启智,还能够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对于小学生来说,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有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全面发展听说读写的能力。1.选好读物介绍好书给学生看,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愿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认识水平。要选好读物,首先应依据学生年龄棵特点和知识水平来确定。其次,要有教育性。选取的读物应对儿童的思想、品德、智力、情感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影响。第三,要注意广泛性。一是体裁要广泛,二是内容要丰富多彩。儿童生活、历史故事、科学常识等都应齐全。第四,要注意趣味性。读物应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能够使儿童入神入迷的。2.激发兴趣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对某种事物有了兴趣,就有了渴求深入认识某种事物,并力求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人们从事有兴趣的活动,总是伴以愉快、肯定的情感,产生一种强大的动力。兴趣是入门的向导,是人们自主活动的强力剂。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渴求参与活动,乐于参与活动的内部动力,就有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只有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使用,才能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我校在3--6年级的实验班中开设了语文阅读课,每周一节。每逢阅读课,我就将学生带到图书馆去,让他们尽情阅读自己喜爱的书籍。学生对于这样的上课形式非常喜欢,常常因为一本好书没有看完而不愿离去。为此,我与图书馆联系,为爱看书的学生办理了图书卡,让他们将没看完的书接回去看,满足了他们的愿望,从而鼓励他们多读书,读好书。如今,早就有学生读完了《西游记》《水浒》,现在他们已经迷上了一些世界名著:如《鲁滨逊漂流记》《骑鹅旅行记》《汤姆叔叔的小屋》等等。正是有了这些大量的阅读,久而久之,学生积累了大量的语汇、大量的句式、大量的段篇,下笔时就能做到如郭沫若所说:"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钩任翕张。"一个学生在游玩三山岛后,在周记中这样写道:"岛的四周是太湖,它像一面破碎的镜子。夕阳西下,太湖一半被太阳遮住,一半阴阴的,真是'半湖瑟瑟半湖红'。"巧妙地引用了诗句。二、开展活动,提供素材。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由于诸多因素,小学生平日的生活比较单调,这是教师应提供让学生亲自感受现实生活的机会,收获真实生动的材料,所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将给学生提供大量的作文素材,使作文其乐无穷。然而"在整个小学时期内,儿童最初对学习的过程,对学习的外部活动更感兴趣;以后逐渐对学习的内容,对需要独立思考的学习作业更感兴趣。"因此,在引导学生开展活动过程中,一般先不提作文,即使需要学生带着问题在活动中进行观察,也不与作文挂钩,让兴趣和爱好吸引学生去参与活动,去思考问题。学生有所认识,有所感受,"情动而辞发",一定能写出优秀的文章。我在管理班级中采用了"值日班长"制度,这天他们要负责班里的纪律、卫生等各个方面。等他们每人都当过值日班长后,就让他们写一篇《当值日班长真……》的文章,由于学生都亲身经历了这次活动,各个都写得生动有趣。例如:一个学生这样写:今天我是值日班长。一大早,我来到学校,学着老师的样子,拿起书,走上讲台,清了清嗓子,大声朗读课文。这一读,我可紧张了。平时我很胆小,不知班里的几个"调皮鬼"会怎么样?我脑中想着。此时,教室里一片混乱,吵声、喊声、读书声混成一片,整个教室仿佛炸开了锅似的,我真不知该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