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安全教案精选必看范文.docx
上传人:论文****酱吖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大班安全教案精选必看范文.docx

大班安全教案_40.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班安全教案有关大班安全教案范文汇总六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安全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大班安全教案篇1活动目标:1、认识几种常见的寄生虫,知道寄生虫的名称,了解寄生虫病的一些症状。2、通过听故事、看图片、讨论等形式,了解寄生虫病产生的原因;通过竞赛游戏,知道预防寄生虫的简单方法。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4、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5、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活动准备:有关寄生虫病的竞赛题目、蛔虫图片活动过程:1、出示蛔虫的图片,知道蛔虫是寄生虫的一种。⑴师出示图片: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的?⑵启发幼儿讨论:你知道生活在什么地方吗?2、教师讲述故事,使幼儿了解蛔虫是怎样产生的,以及蛔虫的危害。⑴教师讲故事,并提问:①小胖瘦了,为什么会瘦?他得了什么病?②医生从小胖的大便里查出来什么?③蛔虫是怎么跑到小胖的肚子里去的?④蛔虫在人的肚子里干什么?⑤肚子里有了蛔虫怎么办?⑵教师小结:蛔虫是一种寄生虫,它寄生在我们的肠子里,吸收我们吃进去的营养,所以有了蛔虫的小朋友,因为缺乏营养,个子长不高,脸色也不好看,还会常常生病。3、讨论:怎样才能预防蛔虫病⑴饭前便后一定要用肥皂和自来水洗手。⑵不喝生水。⑶吃瓜果一定要削皮或用自来水洗干净。⑷不把脏手或脏东西放在嘴巴里。⑸勤剪指甲,不留长指甲。4、了解其他寄生虫的名称及危害。⑴你们还知道哪些寄生虫病?它们有什么症状?⑵教师出示一些图片,让幼儿观察,向幼儿介绍一些相应的常识。5、进行竞赛抢答,了解一些预防寄生虫病的'卫生知识。⑴蛔虫、蛲虫、钩虫都属于寄生在人体的寄生虫,对吗?⑵蛔虫的虫卵常附在手上和指甲缝里,所以经常洗手是预防蛔虫病的好办法,对吗?⑶吃东西时,如果使用筷子等餐具,就可以不用洗手,对吗?⑷大量的蛔虫寄生,会引起消化不良、厌食、偏食,对吗?⑸洗手时,用盆里的水多洗几次,不要开着水龙头,这样洗手能洗干净吗?⑹大便之后,要用肥皂把手搓洗干净,对吗?⑺蛲虫的成虫会在夜间,从肛门跑出来产卵,并通过手、衣物、床具等传播,对吗?教学反思:作为一名大班的教师,班上的孩子年龄幼小,缺乏保护自己的能力,老师就要将工作做到最细微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多学习,积累,调整。我想,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们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好方法,那时,幼儿的安全问题不会再成为困扰我们的一个难题。大班安全教案篇2活动目标:1、认识生活中的安全标志,分析标记图的图案,了解这些标记的实际意义。2、通过寻找生活中的安全标记,了解生活中的安全标记和人的生命安全有着密切的联系。3、在制作安全标记的过程中,加强对安全标记的认识,培养一定的.安全意识。活动准备:1、常见的安全标记图;红、绿灯;禁止吸烟;禁止攀爬;禁止通行等。2、幼儿用书人手一册。活动过程:1、教师出示红、绿灯的安全标记图,引导幼儿观察:这是什么,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这些标记?这个标记告诉我们什么?然后分别出示其它标记,引导幼儿认识具体方法同上。2、结合日常生活,组织幼儿分组讨论,扩大对各种标记的认识。-提问:生活中,你还在什么地方见到过什么标记?它们是什么样子的?你知道它表示什么意思吗?用笔画下来。-请每组幼儿介绍自己小组讲述的标记,全班交流小朋友见过的标记。3、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读一读书上的安全标记,请幼儿在幼儿用书的两个框子中自己设计或见过的两个安全标记。4、讨论:-生活中,为什么要有那么多的标记?标记有什么用?-想一想,在我们班上、在我们幼儿园,那些地方也需要有安全标记呢?5、小组制作标记。每组选择一个标记主题,自由分配任务,合作完成。大班安全教案篇3教学目标:1、学会拒绝垃圾食品,知道不洁食物对人体健康有害。能注重饮食卫生,不吃不洁食物。2、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及应对问题的能力。活动准备:1、自制《乱吃烧烤肚子疼》的视频;2、图片(老鼠苍蝇叮咬过食物,过期的食物,腐烂变质食物,没洗干净,假冒、劣质)3、自制PPT(判对错)教学关键点:学会拒绝垃圾食品,不吃不洁食物。教学重点:使幼儿了解不卫生的食物对人体健康有害。说明这是幼儿能否注重饮食卫生的重要前提,只有当他们知道“吃了不洁食物,会导致疾病,影响身体健康”以后,才会对不洁食物产生否定的态度,并且愿意接受成人的劝导或自觉地予以拒绝。教学难点:识别不洁食物和简单处理掉在地上的食物。说明这是幼儿能否做到“不吃不洁食物”之要害。由于幼儿熟悉水平和生活经验有限,他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学会识别、判定采用不同原料、在不同环境中所制作食物的卫生质量,也不可能很快把握处理“掉在地上食物”的一些方法,需要有较长的学习、积累的过程,才能逐步获得该方面的经验。教学过程:一、观看视频,引入课题1、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