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理综适应性练习化学部分 doc--高中化学.doc
上传人:13****8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48K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0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理综适应性练习化学部分 doc--高中化学.doc

2010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理综适应性练习化学部分doc--高中化学.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http://cooco.net.cn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http://cooco.net.cn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2010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理综适应性练习(化学部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u646.下列叙说中,不正确的是A.天然药物无毒副作用,适合任何人群服用B.食品中加入调味剂的量是有严厉规定的,摄入过多对人体有害C.纤维素在人体内不能水解成葡萄糖,不能作为人类的营养物质D.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是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7.X、Y均为短周期元素,且X位于IA族,Y位于VIA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X、Y形成的离子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B.X、Y形成的化合物X2Y溶于水后溶液均呈碱性C.同周期中X的原子半径大于Y的原子半径D.1mol由X、Y组成的化合物所含有的电子总数均为18×6.02×10238.从柑桔中可提炼出苧烯()。下列关于苧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10H16,是1,3-丁二烯的同系物B.其分子内所有的碳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C.不溶于水,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D.与过量的Br2的CCl4溶液反应的产物可能为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分液漏斗分离酒精、水和四氯化碳B.用蒸馏水将pH试纸湿润后测定某溶液的酸碱性C.用25mL碱式滴定管量取12.80mL0.1mol/LKMnO4酸性溶液D.仅用Ba(OH)2溶液鉴别FeSO4、CuCl2、Na2SO4和(NH4)2SO44种溶液10.25℃时,下列各溶液中关系的叙说中,正确的是A.pH=2的盐酸与pH=l的硫酸溶液中c(H+)之比为2∶1B.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则c(Na+)+c(H+)=c(OH-)+c(CH3COO-)C.0.1mol/LHA(某酸)溶液pH≠1,0.1mol/LBOH(某碱)溶液中c(OH-)=0.1mol/L,则BA(盐)溶液pH<7D.4种pH相同的溶液①CH3COONa②C6H5ONa③NaHCO3④NaOH中c(Na+)的大小顺序是①>②>③>④11.物质A、B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A、B均不与水反应且不含结晶水)。下列叙说中,正确的是A.T1℃时,A、B饱和溶液中,A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较小B.T2℃时,A、B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C.T1℃时A、B的饱和溶液升至T3℃时,B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较大D.可用加热浓缩、降温结晶的方法除去B中混有的少量A12.以石墨电极电解200mLCuSO4溶液,电解过程中电子转移物质的量n(e-)与产生气体体积V(g)(标准状态)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解前Cu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B.电解后所得溶液中c(H+)=2mol/LC.当n(e-)=0.6mol时,V(H2)∶V(O2)=2∶3D.向电解后的溶液中加入16gCuO,则溶液可恢复为电解前的浓度—OCOCH3\\—COOH\\25.(14分)无机物A是合成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和治疗溃疡药奥沙拉嗪钠(C14H8O6N2Na2)的原料。(1)实验室用A和乙酸酐[化学式为(CH3CO)2O]反应合成阿司匹林。①由A合成阿司匹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②反应结束时,可用于检验A是否转化完全的试剂是;可用于检测产物阿司匹林含有的官能团的物理方法是。HNO3浓H2SO4Fe/HCliNaOHii冰醋酸ABCDECH3OHH2SO4iiBiNaNO2/HCl奥沙拉嗪钠调pH=6(2)由A合成奥沙拉嗪钠的路线如下图所示:—NO2\\Fe/HCl—NH2\\iNaNO2/HCl—NH2\\—OH\\—OH\\—N=\\N—\\ii已知:III①C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②D可能发生反应的反应类型是。a.取代反应b.加成反应c.消去反应d.氧化反应③E的分子结构对称,其核磁共振氢谱具有5个吸收峰,则奥沙拉嗪钠的结构简式是。④符合下列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J有种。a.J分子内苯环上有2个取代基,且能发生水解反应和银镜反应b.1molJ与充足的Na反应生成0.5molH226.(14分)下图所示反应I、反应II和反应III均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反应。其中A、B为化合物,C是温室气体之一,D和K均可用做干燥剂,H常温下为液态化合物,J是一种具有漂白作用的盐,反应III和E与G反应的原理相同。ACDMBEFGHJKHH/电解反应II反应I反应III高温(
立即下载